蔡英文的政治生涯 還能走多久?
蔡英文的政治生涯 還能走多久?

兩峽議題最近再成社會焦點, 原因與民進黨蔡英文推長的「台獨」取態,有莫大的關係。儘管在「九合一」選舉後,「綠地變藍天」的結果重挫民進黨於台灣的聲威,令不少論者認為台灣政府有需要一改其「台獨」腔調,然而蔡英文在選舉後至今的言行姿態,幾近一意孤行,實令人懷疑她是不了解台灣的社會及政治現實,還是不願面對,泥足深陷以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蔡英文在中國舉行「《告台灣同胞書》四十週年紀念會」後,單方面不承認「九二共識」;英國指可能在東南亞地區設置軍事基地,蔡英文表示歡迎進駐南海;數項公投及選舉結果均顯示「台獨」不得民心,蔡氏仍堅持指其台灣國論述,更騎劫民意捏造所謂「台灣共識」。蔡英文脫離群眾的後果,就是台灣超過六成人不滿蔡氏掌權間的兩岸關係及政策,內有民進黨元老「逼宮」危機,外見韓國瑜「韓流」異軍突起,「和平統一」陣營處處生機。筆者不禁思量:蔡英文的政治生涯,是否已到日暮時刻?


只專注「政治價值」的結果


事實上,兩峽局勢可算是二十一世紀間最波譎雲詭的地緣政治,單看利益轇轕,中、美、日、菲、越五國都於台灣議題上有著考量。台灣自新中國成立後,無可奈何成了「大國角力、小國制衡」的戰場。正如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所指,台灣「只是貨架上的商品」(Taiwan is only a product on the shelf),多年間台灣價值只在國際角力上被動地展現,自身的發展卻是不甚了了。別的不提,在近年中美角力最為白熱化的幾個時刻中,美國曾經提出在台灣設軍事港口的大膽設想,當時台灣成了一時國際焦點;蔡英文與特朗普在2017年的那一通電話,亦成環球社會的討論。可是大家的重心,都放在種種舉措,可如何解讀中南海與白宮之間的張力,相關事件對台灣人民的實際意義,卻是無人問津。另一邊廂,台灣經濟近年落入低谷,進出口以至旅客量都是慘淡指向。說好聽的,是「百廢待舉」,說白一點,就是「日暮途窮」。變相環球社會對台灣的關注、投資、參與,都是政治性質多於經濟類別,因為一直以來,台灣只發揮其政治籌碼的價值,對於自身競爭力,卻可謂「不思進取」。


不能急民所急的政客 只會招人背棄


當然,有人會表示這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台灣的發展受外國勢力利益等因素所限,令台灣政客抱著「能發揮的大概只有那麼多」的心態,看待其政經政策。可是,這是否代表著台灣客觀上不存在發展的資本呢?台灣也曾經是亞太區先進製造業中心,「亞洲四小龍」之一。加上鄰近內地市場,客觀條件上台灣實有能力重拾昔日輝煌,關鍵僅在政府能否放下對立思維。筆者不少台灣朋友均指,台灣過往曾有數個黃金發展機會,可是每每因為政治原因,走上曇花一現的失望結果。那樣導致台灣今日局面的,是政客耶?還是民心耶?


一個政客脫離了群眾,便不能準確執政,急民之急。不能急民之急的政客,最終只會受群眾離棄。現在「九合一」選舉及後續一連串政治事件,已敲響蔡英文政治壽命的第一道喪鐘 — 台灣人民已表達了他們的立場取態,「韓流」已展現出經濟發展是台灣群眾的深切願望。到底蔡氏會選擇改變其對立論述、改善兩岸關係、尋求「和平統一」、打造好台灣「經濟價值」,還是堅持己見,依舊走「政治價值」路線,最終讓有能者取而代之?現在台媒已有人揣測曾提「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以及「賣菜郎」韓國瑜出選總統的勝算。到底台灣未來會往哪方向前進,讓我們拭目以待。


圖片來源:RT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
一早要走
2
嬲爆
7
講得好
1
無計啦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