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地兩檢」動議後,政府再一次提出無約束的議案,希望議員在本月23日的立法會會議,就「三隧分流」方案表態和給予支持,再據此提出涉及方案細節的條例草案修訂,以及向立法會財會申請撥款。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呼籲社會各界不應只着眼於隧道收費調整,因該方案除可疏導三隧擠塞外,還可以讓整個社會交通得益,亦符合智慧城市減低碳排放的目標。當然,要根治問題,還有待擬議興建的「明日大嶼」和第四條過海隧道項目得到落實。
「兩加一減」方案
香港現有3條過海隧道,分別是紅隧、東隧和西隧,作為每天來往港九兩地的交通主幹道,均採用「建造、營運及轉移(BOT)模式」運作,經營權在特許期滿後歸還政府部門,紅隧和東隧的專營權均已歸還,唯獨西隧要待2023年才能收回,在餘下的4年多時間內,如何處理相關的交通和交通安排,一直是社會熱烈討論但意見紛紜的議題。
政府自2003年委託顧問研究解決紅隧擠塞問題至今已逾15年,經歷4名特首,終由本屆政府提出推動「三隧分流」的「兩加一減」方案。事實上,香港每日有700萬人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當中很多市民長期飽受隧道和60個連接道路的塞車之苦;因此,「三隧分流」能讓整體社會受益,是社會和政府的共識。
具體而言,方案能有效紓緩過海交通擠塞,縮短紅隧和東隧在繁忙時間車龍總長度一成至四成以上,減省過隧道的時間多達13分鐘,並可釋放10個目前被紅隧和東隧連接道路上的車龍阻塞的交通分流點,減低對非過海公共交通車輛及其他車輛乘客的影響,更可紓緩巴士和西隧的加價壓力。隨着交通擠塞情況改善,預期經車輛排放產生的二氧化碳每年減少3800公噸,相等於種植16萬棵樹木,整體社會均會受惠。
香港的路面空間有限,但車輛數量平均每年增加3%,不能單靠不斷興建道路,必須向多核心方向發展,避免讓就業職位繼續集中在市區,從而長遠解決隧道擠塞問題。當然,多核心社區不能完全取代人和貨物在不同地區之間流動,故即使「三隧分流」方案全面落實,西隧亦會在中期出現飽和及長時間擠塞。
要根治這個問題,還得依靠「明日大嶼」的交通基建系統,以及透過策略性運輸網絡研究所探討興建第四條海底隧道的建議,而「三隧分流」方案屬於過渡性的交通管理辦法;隨着中環灣仔繞道開通,車輛可利用西隧過海,目前是探討如何分流的最合適時機。
本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1月9日
圖片來源:RT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