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中美貿易戰沒完沒了,原因複雜,其中一條主線是美國一哥想方設法、巧立名目,要壓抑那位目標清晰、發憤圖強的中國老二。這脈絡是清清楚楚的了,只要大哥、二哥氣息尚存,角力不止;大哥要財富最大份是必然的,道理與人情顯然毫不重要。
歷代改革之士
對美國而言,中國走回一窮二白的閉關鎖國之路,最合乎美國一哥繼續處身孤芳自賞、嘉惠遠人的「大美國」的道德高地。中國的歷史低谷,是1957年啟動的生產大躍進、人民公社的離奇生活,再來是1965年開始的政治狂飆的文化大革命、革命無罪的荒謬年代。中國哪來國際地位與競爭的強大影響力?如此的紅色中國,也最合乎「美」意的了!
號稱民主大國的美國,讀盡美史,才見200多年;今天要被這世界一哥圍堵的中國,其文字連綿有紀錄的歷史,保守估計至少也有3000多年了,民族與文化的積澱深厚,稍作理性的梳理,自必發現中華民族摶成的過程,歷朝歷代,反躬自省,矢志改革,常存為求保家衞國的改革開放思潮,雖屢有阻滯,艱難險境不斷,終究由上而下,改革之志從未消失,春芽必發!
中華民族的實用主義根基深厚,就看當今美國的多方壓迫,早以「貿易戰爭」號召對中國;中國這邊仍以中美「爭議」處之,低聲下氣,可以證明。
香港奇突:自美國上任總統奧巴馬、共和與民主兩黨,再加反華媒體,已經開始「溫和」地指摘中國;至今天總統特朗普政府勢兇夾狼的繼續進擊,種種違反誠信、違反國際公約、實行單邊主義的惡行,號稱最尊重普世多元價值的香港「民主派」,從未公開抗議,實在耐人尋味!
2018年,歷史入時,今年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改革開放40年,媒體報道習近平的「一帶一路」,當見習要政治、外交擴闊空間出路,與經濟、文化發展大互動的遠見。由「一帶一路」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發展大政策,以及由此而興起的各項重大落地建設看,可說明當今中國政府的魄力。
不過,魄力要面對的,就是以美國為首、聯合列強一起阻截的強大攔阻力,前路怎樣,要看今朝亦要看未來,歷史在書寫當中。往前一點就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四人幫倒台不久,極左保守勢力是四處隱藏,卻蠢蠢欲動,敢提劃時代的改革開放,就要有九死一生的準備。
事實上,鄧小平曾公開指出「不改革開放,就是死路一條」,地點不在北京,而是南巡的深圳。人間正道,平地一聲雷,發出萬鈞之力。這樣的歷史紀錄,斬釘截鐵說出改革開放的堅強意志。
歷史與文化演變,自有深度底蘊,日換星移,中華民族求改革、要發展、圖富強,向來都是川流不息。120年前,當年今日,先前是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狂勝,滿清腐敗暴露無遺;康有為、梁啟超「公車上書」提出戊戌改革新政,光緒帝接納,頒布新政,百日而「失敗」,但不接受新政的滿清,很快便覆亡。
住上溯,明張居正於萬曆神宗期間,以內閣首輔之名,大力推動政治及經濟改革,其中的「一條鞭法」是中國稅制的大突破,把明室萬曆疲弱的經濟拉上正軌。不過,張居正身後的遭遇,因生前得罪皇室公卿,遂連害家人,張居正幾乎遭鞭屍!
失範年代的期望
北宋王安石,推行新法,條條有利國家,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等,都是創新思維的想法,但新黨的王安石自負過甚,「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舊黨反對勢力雄厚,結果新政亦「失敗」告終。
再往前追蹤,改革精神是春風吹又生,北魏孝文帝提出要全面漢化,從平城遷洛陽,要向漢文化全面歸化,卻又得罪已胡化的強大勢力,引發「六鎮之亂」,最終是北魏亡而分裂成東魏西魏。孝文帝的改革,代價實在甚大。
改革精神不滅,中華民族是永續發展,歷史的敍述,不能以勝敗論英雄,中國史學大師司馬遷編撰的歷史巨著《史記》,把項羽立於「本紀」,就是不以政治成敗論英雄的顯例。北魏孝文帝、北宋王安石、明朝張居正、清末康、梁,都屬矢志改革、為求保家衞國的歷史人物,值得研讀他們的生平,以及他們的時代。鑑古知今,歷史很有用。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首辦中國歷史年度人物選舉,就以「矢志改革,保家衞國」為主題,帶出清之康有為、梁啟超、明之張居正、北宋之王安石、北魏之孝文帝,讓全港學生及公眾人士票選其一。
據筆者擱筆之時的統計,已經有近150間中小學參與投票選舉,十分踴躍;或許,學校積極投票的原因,是期望在這失範的年代,從歷史人物中尋索中國歷史上改革的DNA!這對學生的認知、價值思考乃至身份認同,自有特殊意義!
本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12月15日
圖片來源: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