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中學教師穆家駿。
手機早已是大部分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香港5G頻譜的發展亦即將在未來一兩年內落實,在這個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時代,傳統電話亭的存廢問題被提到區議會中,也是理所當然的。
剛過去的11月,灣仔區議會文件顯示,區內80個電話亭當中45%在過去的2016年和2017年期間每日平均收入不多於1元,可見其使用率之低。因此取締這些多餘的電話亭的聲音不絕於耳。
筆者認為電話亭在某程度上依然保留着應急措施的作用,萬一手機丟失了,也需要公共電話亭作為聯絡親友之用。不過,隨着時代變遷,電話亭的作用是否只停留在單一的固網電話服務,這個問題明顯值得我們去深思。
現在電話亭設有Wi-Fi熱點,雖說是現代化的設備,但即將步入5G時代還有多少人專門在電話亭旁利用Wi-Fi上網呢?所以電話亭與其只提供Wi-Fi熱點,倒不如新增一些市民更需要的設備,例如共享充電寶。在內地不少餐廳都有這樣的服務,在這個人手一機的年代,手機沒電成為了頭號問題。所以在電話亭內加入「共享充電寶」,利用不同的電話亭作為自助租還充電寶的平台,既符合市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也充分利用這些現時使用率極低的電話亭,可謂一物兩用。
在外形上,雖然香港的電話亭不像倫敦那些紅色電話亭般有代表性,但也可以讓這些遍佈全港18區的電話亭附上其區域的特色。以灣仔區為例,區內有不少歷史建築,例如藍屋、綠屋等,電話亭的設計上能否加入這些歷史元素呢?以灣仔區這個遊客聚集的區域而言,一個有特色設計的電話亭,有機會成為遊客眼中的「打卡」熱點!
本文轉載自《文匯報》2018年12月7日
圖片來源:RT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