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連敗啟示 選民受夠拒空談
泛民連敗啟示 選民受夠拒空談

政治之所以難以預料,許多時候是因為政圈中人有錯誤的前設。

就算自詡民主大國的美國,在2016年之前,也沒有想過特朗普旋風會強勢至今;一如上周六之前,恐怕亦難以想像台灣民進黨根據地高雄,竟遭選民全面翻盤——以此為思考框架,回想當日非建制派向林鄭叫陣,謂特首有誠意的話,應分開九龍西和新界東各有兩個議席出缺的補選:非建制派當時的盤算,是一併選只可每區取回一席,而分開選則能全數取回議席,哪會想到今日九龍西補選兩席全失的境況?

馮檢基獲逾萬票 印證選人為先

正因政局變化多端,選舉後才來馬後炮分析非建制派如何部署失當,或是建制派怎樣打選戰,其實意義不大。或許,至為關鍵的問題是選民心態現在到底為何:就像敗將李卓人指出,他們輸在選民「心淡」;又如勝方陳凱欣所言,市民厭倦了吵吵鬧鬧。

可是,不論是心淡政局走入死胡,還是厭倦立法會持續吵鬧,實際上亦只能說明選民「不要甚麼」,卻未能解答參選者可以給予市民甚麼。如果綜合兩次補選的結果來看,關鍵選民(即有政治取向,也不會死忠於某派別,故其投票可影響選舉結果)的思路其實頗為清晰:第一,選人為先,理念次要;第二,寧取新人,不要舊人;第三,抗拒受壓,要求問責。

第一點「選人為先,理念次要」見諸於馮檢基今次得票——馮檢基已經正式脫離民協,而且民協亦十分落力為李卓人拉票,加上泛民連成一綫來狠批「基哥」?票:理論上,民協支持者以至任何反對建制派之選民,當認同非建制派這種說法,於是不會投票給馮檢基。然而「基哥」仍在民協的地區樁腳撈得12,509票,而沒有跌票至只得千位數。可見與其說沒有馮檢基,就沒有民協,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從來只有馮檢基,民協可有可無。

或許這種認住樣子就投給誰的追星粉絲心態,會被視為相當「原始」,但試問香港有幾多sophisticated(心思細密)選民會研究政綱、黨綱、投票紀錄,以至參選者的政治理念?事實上,即使尊貴的立法會議員也有這種想法——公民黨的楊岳橋便在投票日前3天,在其臉書留言:「有頭髮邊個想做檢基?」輿論多數集中批評此乃人身攻擊,但重點卻非如此——關鍵是楊岳橋認為這樣的帖文對選民有用,也就是連立法會議員也認為只需要攻擊人,不用理會其他人的政綱。

市民愛新人 建制料將見勢部署

至於第二點「寧取新人,不要舊人」則是第一點的延伸——選人不選理念是李卓人的主要敗因,皆因年輕一代不是放棄了追求民主,而只是不認同李卓人可代表他們罷了。事實上,由2016年的大選至2018年的補選,新人一直佔上風,像被取消了議員資格的游蕙禎、劉小麗、羅冠聰,以及後來在今年3月補選勝出的鄭泳舜,還有今次補選贏家陳凱欣,全部也印證了選民貪新忘舊(游蕙禎與劉小麗得票多於黃毓民和民協;羅冠聰蓋過何秀蘭;鄭泳舜險勝姚松炎)。

只有在兩名舊人對決(像今年3月新界東補選:鄧家彪vs范國威)或兩名新人互撼(同樣是今年3月的補選,港島區由陳家珮對區諾軒)的情況下,非建制派才會佔優。

根據以上趨勢,建制派很有機會在2020年立法會選舉指派「新人部隊」出戰,專攻每個地方選區的最後一席——由於2016年各地方選區至少有一席,落在本土或激進陣營,假設本土和激進派的代表將在2020年大選被DQ,在此推演情景之下,只要建制派出新面孔去爭取各區的最後一席,「末席」的勝算似乎是建制派較諸於傳統民主派為高。

泛民敗陣未問責 怎能破舊立新?

最後一點「抗拒受壓,要求問責」的意思,是不少選民已經聽厭了泛民的老生常談,包括:守住關鍵一席、含淚投票、不投票就是曲綫幫民建聯、民主最黑暗的一天……以至陳健民批評青年人陷入了「焦土虛無犬儒的迷霧」(身為學者卻認為別人犬儒)。以上種種對選民(特別是年輕選民)的批評,認為自己輸掉統統是選民的責任,確實讓不少人受夠了。選民這麼多年來也願意負起自己的公民責任,為了理念,不投票給提供自己最多好處的參選人,但到了今天,選民也要忍不住要問:你輸掉之後,你及你的陣營又當如何問責?其他地方的政黨高層,選情失利之後,尚會以辭職問責。然而泛民從來都不是一個緊密的組織,李卓人輸了,其他泛民中人似乎只擺出一副我已經盡力協助的模樣,大家都只求在Facebook和Instagrams「打卡」便當完成任務,沒有人要負責任,就連李卓人也沒有責任——反正他已經宣布以後不再參選了。

非建制派要如何體現問責精神呢?最簡單的方法是提出具體的承諾,而且一旦不能達成目標,就得放棄連任,讓年輕一代接棒。只有這樣,非建制派方能突破過去長期以「推倒作為政績」的議政模式,進入懂得破舊立新的階段。

你要反對「明日大嶼」嗎?好,那就讓選民看看在不夠票的情況下,你還能怎樣反,反不了的話,選民亦不想聽那些甚麼建制大石壓死蟹的廢話,下屆不要選讓其他年輕人試試吧!你不贊成廿三條立法嗎?那麼就承諾不會讓這條法例通過吧!做不到,下屆別再不要臉的去報名參選了。選民見你們反對一地兩檢、反對修改議事規則、反DQ等等,反了很久又反很多次了,但要通過的還是通過了,政局也沒有因為你們的反對而有多少轉變。這個月民望最高的議員,是田北辰。

除非泛民學懂怎樣跟政府和建制派談判、願意妥協,始能實質地改變政策與議案,從而為自己所代表的選民尋出路。否則,非建制派在今日的議事規則下,其實只能一味大聲疾呼,但甚麼卻改變不了,然後妄想支持者會永續含淚投票。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2018年11月27日

圖片來源:RT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3
搞笑咩
13
好正
3
幾正
2
好好笑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