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秘書長羅崑
立法會九龍西補選投票將於星期日舉行,一場受到全港注視的選戰,是直接反映一方陣營的理念是否得到大多數市民認同。選擇「重民生、拼經濟」的建設力量還是「大打意識形態」的反對陣營,這仍要看4天後選民如何理性抉擇。
同樣值得注視的還有在投票日前一天的台灣高雄市長選舉。其中一位候選人「賣菜郎」韓國瑜,在短短數月「翻轉」高雄市的選情,形容高雄是「沉睡的巨人」,只是活力未被喚醒;主張改變高雄「又老又窮」的局面,高呼未來高雄市要全力衝經濟,「政治零分、經濟一百分」,擊中高雄市民的心聲,直搗民進黨在高雄牢不可破的票倉,似乎有望把高雄「綠地變藍天」。逼着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由躺着去選至近期慌亂得使用各種「奧步」(即「不好的招數」)影響選情,大量「抹黑、抹黃、染紅」,衝向韓國瑜陣營,藉以拉回綠營多數的支持者。但似乎民心真的在思變,韓國瑜勝選機會愈來愈高。
當選議員要如何兌現競選承諾?
觀乎高雄市的選情,正就是九龍西補選的寫照。
5位候選人,伍廸希、曾麗文、李卓人、馮檢基及陳凱欣,在最後的數天全力爭取選民支持,輿論及媒體比較聚焦在陳凱欣和李卓人身上,而候選人的競選文宣,是最有效向選民傳遞理念的途徑。於政壇資深的候選人李卓人及其陣營,以所謂守護公義作為主軸,道出投身政治的40年,如何透過一場又一場的工運及政治運動,抗衡中共、爭取民主及守住下一代的未來。從選舉營銷的角度來說,大打意識形態的手法,的確容易引起選民共鳴,勝負或多或少就足以被左右。但等等,選舉只是一陣子的過程,往後任期才是切實做事的漫長關鍵。
退一步來說,假如大打意識形態的選戰策略成功,筆者就要在此提出強烈疑問:當選議員要如何兌現競選承諾?繼續議會的爭拗蔓延至社區?還是接連否定政府施政,繼續內耗抗爭有「soundbite」?筆者真的看不透。
反觀另一陣營的候選人陳凱欣,選舉理念及政綱是重民生及偏重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倡議,在營銷的內容上,的確需要選民用時間消化,這策略可能有點吃虧。惟亮點是可以被選民更容易監察是否兌現競選政綱的承諾,一旦在任期內做不出任何成績,選民是可以在下一次選舉用選票表達不滿。挽起袖子做事並敢於作出承諾的陳凱欣,似乎比起更多政壇老手勇於承擔更多。順帶一提,假如認為政壇老手回歸議會抗爭是對香港有作為,過去的香港不是應該變得更好嗎?
經濟民生皆絕境時 政治訴求要擺一邊
說回高雄市的選情,「韓流」警醒過去廿年投票給民進黨的高雄市民絕非空穴來風,在民進黨的管治下,今日高雄面臨全台負債第一,有大量年輕人往外走的困境,當一個城市走到經濟民生皆是絕境的時候,人民才會驚覺經濟民生、建設力量的重要,什麼政治及意識形態的訴求也要擺一邊。既然給了民進黨廿年時間,倒不如是時候換人做做看。
現在的香港依舊活躍於政治爭拗,停滯於民生發展。今日的高雄有可能是明日的香港,如果香港市民依舊受意識形態的左右,香港何嘗不是另一頭「沉睡的巨人」。
文章轉載自《明報》 2018年11月21日
圖片來源:蔡英文Facebook專頁
評論
jthk
5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