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最近發表了《2018年世界人才報告》。與往年相比,香港於人才排名下跌了近六名,當中排名三大指標,即「投資與發展人才」、「吸引與留住人才」、「人才準備表」,均錄得跌幅,而「吸引與留住人才」一項,更是連續兩年下跌。就香港排名,洛桑學院評論指,香港在教育上的公共投資落後其他地方。然而翻查資料,現屆政府上任之初,便已投放36億元作教育經常性開支,而最新發表的施政報告,更再添47億元,即直至本年教育經常性開支的投放,大概達到83億元。如此一來,港人不禁疑惑,到底香港人才範疇,出現了什麼問題?
人才競爭力 單是教育影響?
事實上,一個城市能否在人才領域上有競爭力,不僅受教育所影響,還要考慮地方的文化、安全、自由、政治及經濟穩定等等因素。社會因素對人才競爭力的影響,從英國即可略窺出一二。自2016年「脫歐」公投後,英國政局及社經環境便陰霾重重,即使2017年及2018年英國的大專院校排名大多維持領先地位,更有部分學校排名逐年攀升,然而於人才排名名次上,英國卻是下跌至全球23位,比2015「脫歐」公投前下跌5位。三大指標中,「投資與發展人才」及「吸引與留住人才」兩者,在「脫歐」帶來的政治動盪下,大跌分別9位及8位。觀乎最近「脫歐」談判白熱化,不少國際企業都為「硬脫歐」作人才調動。英國銀行亦預計,倫敦將流失最少近5,000個職位,加上愛爾蘭邊界等不明朗地緣因素影響,英國專業人才的流失的情況只會進一步擴大。
再舉另一例子說明,地區的人才競爭力的影響因子。菲律賓醫科教育水平一直不低,然而願意留於菲國發展的醫務人才數目卻長期低迷。本地培育的專業人才流失現象,稱為「Brain Drain」,「Brain Drain」出現的原因,不外乎是當地政治、安全、以及經濟發展,比周邊地區以至國際城市為低之故。綜觀菲國近代發展,政經社等因素鮮達理想水平;如此一來,菲國的人才排名,自然節節下跌。即使菲國的公共教育開支佔GDP比重與香港非常接近(菲國為3.1%,香港為3.3%),菲國仍排於香港38位之後,居全球第55名。
英、菲兩國的例子證明,「教育」在地方的人才引入及培育的競爭力上,只佔一部分。當地的政經社環境,亦會顯著影響其人才的發展、吸引、準備等能力。當部份人士將重點放於「教育開支」上,直觀而言似是對焦,可是實際上卻抽空了提供人才競爭力的環境。概括而言,即使有天香港教育開支比重提升到全球第一水平,若本地社會撕裂、政治對立、經濟環境不明朗的話,結果仍只是境內人才留不住,國際人才不過來的窘境。
香港與「宋人酤酒」
那麼,到底香港人才競爭力下跌,乃誰之過?回顧過去數年,由所謂「有識之士」的學術領袖帶領的「違法佔中」,到民粹激進之輩所倡議的「港獨」主張,均令培育人才的校園政治化。大學生衝擊、宣揚非法主張、甚至碰撞、禁錮師長的新聞比比皆是,學生「抗爭」彷彿無日無之。「旺角暴動」一事,更向社會展示,暴徒會騎劫一切活動,便連華人傳統上定必歡天喜地的農曆新年,也要遭到破壞和罩上陰霾,以換取一己政治私利。部分傳媒及政客,更是就時事議題日夜炒作,無中生有,更甚者將黑說成白,把是非顛倒。「排中」的民粹主義,更會打著「光復」的旗號,以「非我族類」的思維騷擾外地人。所謂「本土」思潮,乃是要把香港推往邊緣,自絕於兩地融合、接軌國際的主張。
種種狹隘的「自肥」想法,不斷在損害未來香港營商和發展環境。試問在這曲直難分、磚頭橫飛、大學生形跡如同三合會、排外自孤的香港下,本地人才有何原因要留下?國際人才又能出於什麼理由居港?行文至此,筆者想起《韓非子》中一個「宋人酤酒」的故事,頗適用於眼下香港人才情況:一家賣酒店,經營用心,所賣的酒亦甚美,然而一直無人問津,生意「大拍蒼蠅」,本來的美酒,也因時日而變酸酒。老闆於是向一位智者請教何故。智者道:「汝狗猛耶?」老闆不明所以,智者續說:「外人會因怕狗而不進店。假若有人攜子前來,而惡犬對客人齜牙咧嘴,那樣賣酒店又如何招徠客人呢?」香港這醰「美酒」,本來芳香濃郁,五湖四海間,皆有賞識之士。如今卻因「猛犬」之故,把人才拒諸門外,社會若然繼續縱容「猛犬」,香港這罈瓊漿玉液,假以時日亦將變「酸酒」,到時香港上下定將悔不當初!
圖片來源:RT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