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
俠客行

今天,不得不說金庸。


他是我的文學啟蒙人,小時候因為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我開始愛上看書;後來接觸到金庸武俠小說,才知道原來文學可以這樣偉大。


捧着金庸的書,我可以不吃不動一整天。躲在被窩一晚追完一本金庸武俠小說,相信是我輩年輕人時有的常態。


他的每部作品,我都重複翻讀,《倚天屠龍記》看了起碼四次,《雪山飛狐》看了五次以上。後來唸大學中文系,靈機一觸,不如寓功課於娛樂,於是畢業論文就選了研究金庸武俠小說。


看金庸的人,一定會記得他筆下的武功和秘笈,易筋經、葵花寶典、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乾坤大挪移、獨孤九劍、胡家刀法、全真劍法、北冥神功……其實,這只是金庸精神的「武功」部份。「武俠」二字,除了「武」,更重要是一個「俠」字,金庸筆下故事,傳揚的都是見義勇為、善惡分明的行俠仗義精神。


郭靖常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現在回看,金庸作品原來是最好的國民教育、道德教育。他告訴我們,仗義每多屠狗輩,奸險也有讀書人。他的故事,是人世間不同臉譜的縮影,於是人生路上,你總會遇上幾個岳不群、幾個令狐沖、幾個陳家洛、幾個李莫愁、幾個左冷禪;愛情路上,你總會嚮往找個小昭、找個黃蓉、找個任盈盈、找個香香公主……金庸告訴我們,江湖險惡,但人心更險惡。


文學有幾種境界,曲高和寡只登大雅是一類,流傳民間童叟都懂又是一類。文章是寫給人看的,艱澀高深、沒人看得懂,縱有天大內涵,也是徒然。欣賞金庸,因為他既是殿堂級,又能走進一般老百姓心坎,販夫走卒都讀懂,這才是偉大的作品,這才能真正發揮文字的教化作用。


有中國人的地方,一定有金庸小說。巨匠雖離我們而去,但他的作品,他的俠義精神,流傳千古。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18年11月1日


原圖: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0
好犀利
3
唔捨得
1
好無奈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