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雄安新區後感
參觀雄安新區後感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李慧琼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font-family: "Microsoft JhengHei";"> p.p1 {margin: 0.0px 0.0px 13.0px 0.0px; line-height: 20.0px; font: 15.0px 'PingFang HK';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5.0px 'PingFang HK';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5.0px Arial;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min-height: 17.0px}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span.s2 {font: 15.0px Arial; font-kerning: none} </span>

筆者最近參加了全國政協的考察行程,目的地是位於河北省的雄安新區。或許,港人對這個名稱較為陌生,但建設雄安新區是國家的「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不但由中共中央最高層親自部署及領導,也是繼廣東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另一個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意味着發展雄安新區,絕對是國家規劃發展上一項重大決策。


解決首都超負荷突破位


為何要發展雄安新區?道理很易理解,北京作為首都,人多車多、功能太多,再難有甚麼發展空間。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把現在的部分功能轉給其他城市分擔。當部分功能遷至新區,其相應的人流、車流以至附帶功能亦會一併遷移。這個做法,一方面讓舊區的壓力得以紓緩,另一方面則大大促進新區的發展。而雄安新區的正是解決首都超負荷的一個突破位。


雄安新區另一個願景是發展成為世界典範的智慧城市及宜居城市。我們此行參觀了雄安的展覽館,見到各項基建工程已經陸續上馬。基於國家的體制,十年之後,雄安新區必定會向着願景前行。


雄安新區是香港一個很好的啟示。過去,香港不斷發展而變成一個國際大都會,但現在已到了樽頸,土地供應嚴重不足,無論住房、產業、生活都一地難求,衍生的高房價、高租金、多元化產業發展停滯不前,已成為最尖銳的社會矛盾。面對這個困境,香港未來必需尋找大量土地。


政府最近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以填海造地方式,希望長遠解決香港的土地荒問題。而建議中面積達一千公頃的交椅洲人工島,除可滿足未來的住屋需要,當中預留作商業發展,也有一百公頃,樓面面積相當於另一個中環,絕對有條件打造為本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


十年之後再看「明日大嶼」


面對這個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明日大嶼願景」,社會有廣泛討論以至質疑,包括開支太大、填海過多、以及未有先善用其他土地來源等,這些問題合情合理,特區政府亦必須加強溝通,全面回應,才有機會說服市民支持計畫。然而,歸根究柢,土地問題一日找不到出路,香港社會難言和諧安穩、經濟發展亦難再覓動力。


十年之後,香港的「明日大嶼願景」能否像「雄安願景」一樣按計畫前行,筆者沒有水晶球,無法知道。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拓地刻不容緩,若我們今天不當機立斷,立即行動,只會錯失擺脫困局的機會,令土地失衡的矛盾不斷惡化。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8年10月31日


原圖:文匯報

p.p1 {margin: 0.0px 0.0px 13.0px 0.0px; line-height: 20.0px; font: 15.0px 'PingFang HK';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p.p1 {margin: 0.0px 0.0px 13.0px 0.0px; line-height: 20.0px; font: 15.0px 'PingFang HK';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
講出心聲
2
驚訝
1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