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香港是個福地,那麼傳統中國人的「福」是甚麼?可用兩句形容:三妻四妾,兒孫滿堂!前者不符現代價值觀也不合法,但香港人現在卻也完全做不到「兒孫滿堂」:八十年代起,香港生育率持續下滑,在2003年見底時每名女性平均一生僅孕育0.9個子女,全球最低。
數字反映港式愛情一如紫荊花,遲開花又不結果。為何港人如此不熱衷生兒育女?除了女性事業心重等全球發達國家常見現象,香港在八、九十年代獨有的問題便是政治前路一片迷茫:自1979年麥理浩訪京,中英開始討論香港前途問題,及後1984年末敲定香港97回歸,大量港人懼怕中國政權而移民外地,最高峰每年有逾6萬人移民,而現在每年單程證來港新移民也不過5萬多!在1981至98年,共有68萬港人移民。絕大多數國家只會歡迎正值盛年、能貢獻當地經濟的新移民,香港失去這麼多「造人大軍」,難怪香港生育率在八、九十年代大幅跑輸和我們生活方式、發展程度相若的新加坡了(1989年香港生育率僅1.3,新加坡則是2.0)。
移民潮沖走勞動力兩成壯兵,令香港好像一支足球隊「打少兩個」一樣;幸好當年香港人平均年紀尚輕,憑 can-do spirit 拍心口上陣,其餘9名球員可前拉後補、力保不失,經濟上平穩克服困難。
香港移民要歷盡千辛萬苦,適應陌生的新環境、從頭建立自己的事業;要學唱新國歌,學懂剪草、鏟雪,亦要跟上外國時事,認清加國總理究竟是杜魯多 (Trudeau) 還是杜老誌……亦因如此,他們也成為了港人中見識廣闊、思想開放的一群,學懂尊重他人、包容多元文化。
香港這麼國際化,部分也要歸功於這些「國際大使」回流香港時,把外地最好的文化、美食和「諗頭」也一併帶回香港;香港成功轉型服務業,也要多得他們帶回服務各方不同背景來客的經驗和開放態度:「不論您來自何方,您的要求我們一定如您所願,令您稱心滿意!」在80年代末,最受港人歡迎的移民目的地溫哥華只是個「小城」,人口只有160萬,多倫多、悉尼人口也分別只有210萬和310萬,當年被大量港人的大聲公、煎鹹魚、新年放炮仗等香港文化轟炸,對本地人衝擊絕對比香港入口70萬同是黃皮膚的單程證新移民更大。但正因為上述城市的本地人放開懷抱歡迎外來移民,才令她們更國際化;香港要成為與倫敦紐約齊名、站在在國際經濟、文化舞台頂峰,一定要繼續開懷地包容新移民、新文化。
至於回歸後政治漸趨穩定,為何香港生育率繼續低迷十多年?主因是1997亞洲金融風暴令香港經濟低迷、樓市暴瀉七成,失業率由回歸前的2%升至沙士時最高的9%,生活朝不保夕、看不見前景的港人當然不願為家庭帶來一個「大消費者」。猶幸後來香港經濟復甦並步入黃金五年 (2010-14年) 盛世,生育率隨即由0.9回升四成至1.3,因果關係顯而易見。
真正令香港變成兒孫滿堂的福地、改善人口結構的治本良方未必是生育補貼、特別產假;保持一個穩定的政治和經濟環境,香港才自然「BB滾滾來」。要創造這個環境,我們人人有責!
原文轉載自《am730》2013年10月28日
圖:medib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