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全面對壘的新冷戰時代
中美全面對壘的新冷戰時代

中國中南海,領導著崛起的經濟及政治體;白宮西翼,坐著雄據西方國家的美國總統。兩國的關係,影響著全球政經大局。正如前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所形容,中美關係「好又好不到哪裡去,壞又壞不到哪裡去」,前任國家主席江澤民亦曾以天氣描述兩國交際:中美兩國,經歷了風風雨雨,時而烏雲轉陰,時而雨過天晴。

時至今日,若按兩位國家領導人的說法,去演繹目前中美關係的話,那現在肯定是戰雲密佈。


美對華政策:全面對壘,新冷戰時代


早在2016年,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楊其靜教授已指出,美國對華政策會在特朗普上台後,起根本性的改變。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策略,並非單是「貿易戰」的經濟手段,而是對華的全面排斥、打擊中國地緣政治實力、封鎖中國科技發展、抑制中國「兩個百年目標」進程,是「貿易逆差」的蠅頭小利下所掩蓋的真正目的。

或許因為特朗普在關稅上拋出的天文數字,令社會大部分人以為,中美之間僅存「經濟糾紛」。可是,早於2017年底美國政府制定的《國家安全戰略》,到2018年初的《國防戰略》,美國已將中國定為「戰略競爭對手」。美國的立場很簡單:他們不要合作,而是欲與中國較量競爭。美國國家安全會議資深亞洲事務主任樸丁格(Matt Pottinger)直指,美國已將「與中國對壘」的概念放至特朗普的「重點國家安全策略」;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福特(Christopher Ford)於一聯邦調查局的會議亦指,美國對華立場,是採用競爭策略,並形容美國正面對「中國問題」。當然不得不提的,是職級達副總統的彭斯,於哈德遜研究所發表的對華批判,其遣詞用字,尤如向中國作戰爭宣言。

美國至今對中國所作的指控,涵蓋的不只是經濟範疇,乃是上天下地,自軍事到人民,由兩峽到南海,從宗教到科技,凡是美方認為中國會威脅其主導位置的地方,美國都予以抵制,這從中國貿易戰談判團多次提出以購買更多美貨作止戰條件,美方卻置若無睹的情況,可窺一二。簡單來說,美國認為兩國之間存在的,不是金錢的問題。


持久的「超限戰」


事實上,美國的外交手腕,慣於製造國家對手,一種透過競爭以提升力量的「好戰模式」 — 由與蘇聯的冷戰較勁,至擔起國際警察「全球反恐」,擅長以「同仇敵愾」手法刺激及凝聚國民的美國,對中國只是採用「老招數」。

因此,當尚有不少人以為,中美較勁,將於短期內放下,「頂多到特朗普任期完結」,筆者認為,這種想法,須重新調整。借用香港中文大學袁彌昌博士一詞,中美對壘,會是一場「超限戰」。對華戰略,是美國跨黨派,朝野上下的共識。即使接下來中期選舉共和黨失利,甚至民主黨成功彈劾特朗普,亦不代表中美關係將馬上回暖,因源頭不是來自特朗普一人,而是整個美國對華的顧忌,在中國漸步強盛時被觸發。


中國的和平崛起,與民共富,包容各國的心態,可從「一帶一路」等國策看出。即便是最近開通的港珠澳大橋,中國在工程過程中,多番表示建造的數據和分析,將與國際分享。可是,這些概念,卻被美國誤解為「稱霸」、「挑戰」。這中間的誤解,並非三言兩語可梳理和消弭,卻是兩國對壘的根本核心所在。


到底中美兩國能走多遠?很難說。有媒體報導,超過四成半美軍認為,中美將於下年出現軍事衝突,亦有國際輿論表示,中國將很快與美國舉行元首會議,共識即將達成。就目前局勢來看,筆者認為,中美之爭,很可能是持久戰,雖並非荷槍實彈的戰爭,但哪一方正取得優勢,亦難以說清。然而,從環球投資市場的數次動盪,地緣政治關係惡化,民粹主義於各國靡然成風的趨勢,加上美國不斷的捕風捉影,如此看來,這很有機會是無意義的混戰一場。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
驚訝
0
嬲爆
4
無計啦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