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土地問題長期拖香港發展的後腿,很多港人都為了「有瓦遮頭」而奔波勞碌,中小企則為了地方和租金而煩惱,大家都難以專注地發展自己的事業,這樣最終會影響經濟發展的活力。長遠開闢新土地的計畫必不可少。特首林鄭月娥於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了「明日大嶼願景」,提出在未來二、三十年於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一帶興建多個人工島,建造共約一千七百公頃的土地。預料可供七十至一百一十萬人口居住,並且預料首階段單位可於二○三二年入伙。開闢新的建屋用地是社會共識,現在的意見主要集中於如何去做。特首提出「明日大嶼」後,坊間出現一些不同意的意見。一是香港仍有大量土地,不應填海;二是造價太貴,恐耗盡儲備;三是建島對環境和漁農業界的影響。
反對派慣用恫嚇伎倆
先談香港仍有土地一論,其實這種論調純屬紙上談兵。雖然香港約有一千公頃棕地,但正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所說,棕地分布零散,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而且當中夾雜村落、寮屋、農地、魚塘,很多都沒有交通配套和排污設施,並不適合用作高密度發展,而且牽涉複雜的拆遷問題。何況經常走出來高呼「不遷不拆」和「反對填海」的不都是同一班反對派人士嗎?發展棕地與「明日大嶼」同時進行也不矛盾。
其次是造價問題,有估計指為五、六千億元。有反對派人士指「明日大嶼」會燃燒所有財政儲備,令下一代沒有社會福利。這種論調是很典型的恫嚇伎倆。這是一項為香港增加土地儲備的項目,將來部分土地亦會興建公營房屋,基層市民可以受惠。開發新土地可以創造新的公共財政收入,把它純粹理解成「有出無入」並不合理。
最受填海影響是漁民
以上兩個問題都是假命題,最應該關注的其實是建島時對環境和漁農業界的影響。凡事都有利有弊,最受填海影響的群體就是漁民。例如有漁民表示過去填海後建屋沒有優先給漁民原區上樓,這方面政府應該在房屋政策上作出調整,讓受影響的漁民可以分享到填海的好處。又例如因為填海令近岸水域污染而不能作業,漁民被逼去到更遠的位置捕漁,導致成本大增。政府可考慮設立一些基金或提供油費津貼,幫助漁民改善漁船和設備,並減少他們油費上的負擔,令業界所受到的影響減到最低。至於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過去的填海工程採用落後的疏浚方法,令大量淤泥溢出而污染海洋,未來的填海工程應採用新方法以減少淤泥。其實,這些都是政策和技術層面上可以解決的問題。總之,如果我們今天不踏出第一步,輸家便是我們的下一代了。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8年10月24日
原圖:大公網圖片
東大嶼都會是為未來謀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