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街無益
《施政報告》發表,又帶來滿城風雨,要罵的自然大罵,本來不罵的也插上一嘴,好不熱鬧。如林鄭特首說,做官早預了給人罵,沒什大不了;但罵可以,卻不能屈。 被罵得最兇的自然是「明日大嶼」填海造地建屋的計劃,而「倒錢落海」、「燃燒儲備」等口號既貼地,亦易上口,自能觸動人心。計劃可能涉及的開支由四五千億元給罵到1萬億元,那就是掏空了全部儲備,罪大惡極。有只管口舌刻薄的議員質問林鄭,她是敗家還是騙子。 曾經買樓的市民都有用錢的經驗,即使銀行戶口裏有500萬元,要買一個500萬元的單位,大部分人都不會、亦不用一次過把全副家當用來付款,借款分25年甚至30年分期償付舒服得多,除首期外餘錢還可以安家。香港政府百多年來都用這方法持家理務,結果風生水起,錢包一年脹一年。 亦有人罵填海計劃遠水不能救近火,說的也是。可政府從來沒有否認這是長遠舉措,也提出了好些眼前緩解房困的方法,包括運用棕地。只是,口口聲聲要政府「收回」棕地的人,不少同時亦是詛咒政府與地產商「官商勾結」的人,他們應知道有多少棕地是操在地產商手裏。 在議會裏趾高氣揚的議員可不可以告訴大眾,若政府與地產商或其他棕地業主明天開始議價收地,多少年後可以見到第一幢房屋落成?若8至10年做得到的話,政府的能力可以打分五星星。 無綫電視新聞特輯討論填海問題,一位住在馬鞍山海旁的女士接受訪問,反對在馬料水填海。記者問,在對面填海怎會影響你?答,即使隔着海,景觀、空氣以至交通總會受到些影響;再問,你現在住的地方不也是填海得來的嗎?答,凡事總有個界限。明白,每個人的界限就是自己的利益。東大嶼填海建屋起碼有一個好處,避開隔着海罵填海的人。 《施政報告》提出把新發展區公私營房屋供應增到7比3,有傳媒引述測量師稱,私人房屋供應相對減少會間接推高樓價,並解讀為市民置業更加困難。這個說法古怪得很,私樓少了貴了,公營房屋多了平了,置業豈不是只會更容易。 三條隧道分流的建議也招來幾位議員狂轟,說增加紅隧和東隧收費而減西隧收費,會令三隧齊塞。增加隧道費遭使用者反對,天經地義,面對西九補選臨近,政客順流爭選票也可理解,可是說有汽車因此由紅隧改用西隧,只會增加西隧車量,卻紓解不到紅隧的擠塞,則只是當市民白癡。 至於政府加碼補貼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有議員說商界會加價,打工仔無得益,令人摸不着頭腦。政府加了補貼近300億元,僱主要額外供款1%,卻沒有人得益,那麼錢去了哪裏?議員先生,別開玩笑了。 任何《施政報告》都得受到社會大眾的批判,但批判應該出於理據。以東大嶼計劃為例,不少傳媒和評論人挑戰計劃的規模、承受天災的能力,以至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合情合理,政府應當交代。但試圖用一些逗人發噱的口號和標籤取代理據,屈得就屈,只會令有心人裹足不前。社會真要這樣,便不應再抱怨香港的競爭力沒寸進,年年第七。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 2018年10月19日 原圖:政府網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