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僅幌子 布局發展農地?
明日大嶼僅幌子 布局發展農地?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批評「明日大嶼」計劃會掏空庫房的輿論,明顯忽略了將來的賣地收入--政府若然從「善」如流,為求回本,只需要把在東大嶼新填出來的住宅用地,全數售予發展商,到時甚至可以大賺一筆。
是故如果真要擔心,不如想想到了2027年那一任特首(應該肯定不是林鄭月娥),最終決定拿多少土地出來拍賣,以及現在是否能在法例上就那1,700公頃土地的分配有所制約。
財儲變土儲 分散投資減風險
反過來看,今天愈多聲音批評庫房會因此空虛,倒給予官員理由務須填補儲備,於是順勢把「明日大嶼」變成只有私樓,甚至猶如迪拜那些富豪島。所以現實是根本就不可能像某些危言聳聽所指,大嶼山將變窮人集中營……君不見愉景灣居民從未群起反對嗎?可見居民對此計劃的影響看來十分正面。
認為「明日大嶼」將燃燒公帑儲備此論調的最大漏洞,是忘記了特區政府也可以舉債集資,而且曾俊華亦早在2015年已撥出逾2,000億元成立「未來基金」,假若繼續群情洶湧,陳茂波大可在明年的《財政預算案》提出各種集資之法,並解釋特區政府財政上有儲備而土地卻沒有儲備。故「明日大嶼」在概念上是把閒着的資金轉為另類資產,令公帑portfolio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他日適當時間才把填出來的地轉為金錢--在中美貿易戰的陰霾下,這類長綫基建投資肯定受銀行業界和機構投資者歡迎。
港英曾擬填海 環評:影響可接受
相比之下,以環境影響作為攻擊「明日大嶼」的手段,理論上更靠譜:畢竟砍伐了的樹木尚可覓地再種,填滿了的海域卻永遠還原不來。可惜,這套反對策略忽略了早在港英時期,負責開發土地的官員一直在打大嶼山東部水域主意,所以政府內部有大量相關的環境影響研究,包括25年前差點上馬的第10至13號貨櫃碼頭:當年政府準備在那裏一口氣興建4個貨櫃碼頭--那時候填海造地的形狀奇突如怪手(見圖,也可參考www.epd.gov.hk/eia/register/report-bc/eia057/eia057-ese.pdf),對水流和生態之影響必定較現時提出的人工島為大,然而評估報告指經仔細研究下,該計劃對環境的影響仍可以接受。不過當時剛好遇上亞洲金融風暴令航運業受衝擊,及後又決定在附近興建主題公園,所以貨櫃碼頭的怪手今日才沒伸進大嶼山東部水域。
如上所論,在政府反覆研究及準備充足下,想在科學論證層面全面推倒「明日大嶼」,可能性存在卻並不高。況且,要通過任何填海計劃,也有重重城規、環評及工程條例的關卡,特首卻一開口就是破天荒填海1,700公頃,反映她相信在法律上這並非一場沒有把握的仗。反而從謀略角度,此1,700公頃倒是有機會刻意報大數,好讓官員他日可跟反對派人士討價還價:那怕大幅度減至填海1,000公頃,美其名保護了700公頃的水域與生態,實際上是回到最初打算的填海面積,根本絲毫不讓,但雙方也好下台。
大辯論成二元對立 收地Vs填海
真正有力反對「明日大嶼」的原因只得一個:等得太久--簡言之,就是新界有那麼多土地可立刻用,何苦填海?事實上,按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問卷顯示,可供發展的新界土地(包括私人農地儲備和棕地)合共1,500公頃,而填海可得之土地則有1,450公頃,至於其餘選項由3公頃至120公頃,另外各個概念性選項更是連可提供多少公頃土地的估算數字也沒有。也就是說,本港未來的土地供應從來就只有兩大「貨源」:其一是在新界收地,其二則為填海,餘下的選項不是太抽象就是杯水車薪,不足掛齒。
寫到這裏,相信讀者們定能理解為何特首林鄭月娥總是以「大辯論」來標籤土地供應的公眾諮詢:皆因從她的角度看,整個討論基本上可濃縮為一個二元對立的辯論比賽:新界收地Vs填海。相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內因為持份者眾多,不想社會出現針鋒相對的撕裂局面,於是提出總數18個選項,讓市民出現選擇困難症,便能分散注意力。
但自《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填海1,700公頃後,正反雙方對立局面便立即出現:不少人認為政府與其花那麼多錢填海,不如向地產商買地好了--連強調基層權益、關心露宿者、向來與財團對着幹的本土自決陣營,翌日也趕緊製圖謂「一萬億搞人工島:五大地產商市值連地皮加埋都唔夠一萬億,合共$8,777億」。當中毫無疑問間接包含了「只要收地賠償總數不過一萬億元,讓地產商賺錢亦未嘗不可」的信息。
相比填海成本 賠償收地變便宜
當土地大辯論變成今日的「新界收地vs填海造地」二元對立,而社會大眾又普遍認定興建人工島的平均呎價太貴,則任何低於填海價的收地價,理論上便相對可取了--留意今年5月鄉事派梁福元才提出過,可接受政府不理地區劃一以1,000元一呎收新界農地--就算當日有任何人覺得此價「水位」太高,當上星期聽到發展局局長評估「明日大嶼」造地平均價為1,300至1,500元一呎時,以1,000元一呎盡快跟鄉紳收地,也頓時顯得合理。
林鄭是否以「1,700公頃人工島」作幌子,藉此打亂凡事皆「本能式」反對政府的派別之部署,讓他們不自覺站近發展商和其他新界地主那一方,確實不宜揣測太多。倒是客觀上可以留意的一點,乃特首多次被傳媒追問,到底她是甚麼時候突然決定不跟隨《香港2030+》建議,把東大嶼都會的填海幅度由1,000增至1,700公頃時,林太總是以「不記得、不清楚」之類的方式回答--作為向來予人所有資料數據及政策歷史均記得滾瓜爛熟的一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趟卻立即承認自己記不起亦不清楚,但又沒再詳細查問回應?這當中有沒有蹺蹊或布局?那就已經超出本文的分析範圍了。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8年10月16日
原圖:香港商台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
支持
1
無意見
0
無計啦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