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一波多折,香港終於邁進高鐵新時代,無縫對接內地約2.5萬公里的高鐵網絡,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外加剛完成試車的港珠澳大橋,突破兩地地理藩籬的硬體建設大致完成。而隨着「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成形,大家須摒棄本土意識和本位主義,而應思考「灣區人」的新定位,擘劃以身份認同為主軸的「二次回歸」。
1997年,香港回歸落實「一國兩制」,但「一國」的國家整體利益和「兩制」的融合發展,卻遭部分人士惡意阻截誤導,令「一國兩制」的初心備受衝擊扭曲。中央在「十八大」以來,因應全球化和國際政經博弈新形勢和國家長遠發展新目標,以及港澳特區在這個新棋盤下的角色功能,經過通盤思考後,推動兩地互動整合,讓香港能更加全面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發展大局。
2014年的《一國兩制白皮書》、2017年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講話」和「十九大報告」,先後對「一國兩制」下香港應如何開啟新里程作出了明確指引。今天,在落實跨境基建,促進提升大灣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並讓香港與內地廣袤腹地的聯繫變得更頻密、更熱絡的同時,中央接連推出多項便利港人政策,特別是近期的取消就業證和簽發居住證等「類國民待遇」,為兩地融合的軟件建設提供溫暖支撐。
實現兩地融合,需要處理四個層次的阻隔。第一是管治阻隔,這在回歸時已得到圓滿解決,《一國兩制白皮書》再從三個方面闡釋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這個阻隔經已拆除。第二是制度阻隔,囿於歷史因素和「一國兩制」,兩地間的制度差異難以亦無須在短期內消弭,但不應將差異操弄為切割,而應做好磨合互補的工作。第三是地理阻隔,一條深圳河、一個伶仃洋,都隨着高鐵、港珠澳大橋和蓮塘╱香園圍口岸等「三通」而一舉突破。第四,也是當前主要任務,就是身份認同的阻隔,隨着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融合,區內居民生活和工作半徑擴大,大家不用再以城市本位去思考,而可用「灣區人」的概念,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選擇升學、就業、置業、創業和生活的地區。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18年10月5日
原圖:大公報
高鐵時代擘劃「二次回歸」新格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