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易當 諮詢難做
犬儒易當 諮詢難做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公眾諮詢結束,幾個月以來多災多難,還多是非。撇開聽證會上的大混戰不說,林鄭特首表態支持填海,便惹來外界批評政府左右公眾意見;再有傳媒老闆指小組成員是廢柴,退休官員則批評諮詢是假意,說委員早有成見。
廢是有心無力,假卻是有力無心,小組成員似是豬八戒照鏡,裏外不是人。或許,任何公眾諮詢從來就不是考驗心力效益的遊戲。
公眾諮詢是民主制度中重要的元素。人民經過選舉選出執政者或代議士,授權他們管理國家或地方事務;施政者雖然權已在手,但遇上重大議題,還得要擺擺樣子,Go through the motions,問問人民的意見。諮詢的結果對施政管不管用,有多大影響力,沒有太多人曉得,重要的是過程。公眾諮詢就像金錢,有了不是萬能,但沒有就萬萬不能。
翻看眾多重大危機事件,事後調查解構責任時,或許是政治藝術,結論甚少直指某一方需要負責。獨立委員會報告書中最常找到的肇事原因往往是溝通不足,政府沒錯,市民也對,就是溝通出了點問題。公眾諮詢做了,溝通彷彿便充足了一些。
政府總是贏不了
事件有多重大才需要諮詢公眾?問題本身已是個重大的議題。西九文化區的規劃早已經過諮詢搞定,到政府決定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反對派依然拿着欠缺諮詢做工夫,希望拖死計劃。在文化區設立文化博物館是理所當然,故宮文物享譽全球,願意借到香港展出,還問市民要不要看,倒是丈八金剛摸不着頭腦。當然,政府最後還是就博物館的設計和規模作了諮詢。
兩三年前港島般咸道有幾棵石牆樹傾斜,危及行人,樹木辦知會區議會後把樹砍掉,留下樹根;有議員和環保分子馬上動員到場抗議,「殺」樹怎沒先諮詢環保團體?可是,抗議者中卻不見有每日都要在樹下行過的居民。事過境遷,那幾棵樹沒死去,竟又長出茂密細枝。若政府真的不理會事情緩急,先來諮詢兩月,一旦樹倒人傷,不知又是怎樣一番光景。
諮詢公眾中要不要提出具體建議,似乎是一門公關科學。經驗告訴我們,犬儒易當,包含具體建議的諮詢文件通常都遭譏笑為有既定立場、假諮詢;沒有具體建議的則是不能聚焦,也是假諮詢。這次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列出18個選項,本以為可以實實在在讓市民來個大辯論,即使未必定出清晰路向,起碼可以喚起公眾對個別項目關心。不過,仍然有批評者認為選項太多,失去焦點、太分化。算來算去,政府總是贏不了。
為政者肩負全體港人利益,拿取高薪厚祿,事事諮詢便易變成諉過。官員有必要在重大議題上作出判斷,下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8年9月28日
原圖:政府網頁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
支持
2
好正
0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