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杏花邨
救救杏花邨

颱風「山竹」襲港,位於港島東的私人屋苑杏花邨惨受蹂躪,災情又一次在網絡媒體上演。近幾年每當颱風來襲,杏花邨都成為新聞焦點, 經常是重災區。

 

其實杏花邨是一個落成逾30年的大型屋邨,東臨公海,建有防波堤,及排水系統。屋邨管理服務大致令居民滿意。早年海堤只用混凝土墩做防護,力量單薄,高度不足,結果多個混凝土墩被冲毁。住在沿海堤的低層住戶往往都被海浪打到他們的窗戶。之後,海堤加固和加高,用大石塊堆成堤壩,海邊一帶也安寧了一段日子。

 

但去年颱風「天鴿」來襲時,大浪仍然拍上岸,發生若干意外,例如一艘躉船被吹近岸邊砸毁欄杆,一艘工程船被冲近岸,貼近民居,幾乎打中其中一座大廈單位的窗戶,驚險萬分。

 

杏花邨繼去年被超強颱風「天鴿」蹂躪後,今年又被「山竹」搞到水面急升,驚濤拍岸,捲起千層高浪,又海水倒灌,上下夾攻,導致嚴重水浸,一遍澤國。又加上破窗、停電、停水,令到邨民親身體驗如處于中東戰亂區,苦不堪言。

 

其實多年來,杏花邨海旁都受風災水淹之苦。政府當局和屋邨管理必須立刻正視此公眾安全及民生問題,作出有效應對的措施,免居民于重覆受災之苦。

 

工程師認為禍首始於海堤防大浪不足,故先要針對海堤開刀,方案有三:

 

1.修補被破壞現有海堤部份,修建及加高現有屏障。此法純屬臨時措施,結構力可能溥弱,未能根本解決設計不足問題,修補後的海堤不能抵禦將來如「山竹」同級的颱風。

 

2.修建新的離岸海堤,建造離岸屏障,反射和分散海水波浪能量。此法需遠離現有海堤的更深水域施工,工程難度很大,建造風險高,既花費大,工期又長,又未能及時解決杏花邨避免在明年打風季節中又受海浪衝擊燃眉之急。

 

3.拋石護堤,用不規則形狀混凝土塊放在堤岸,以吸收海浪能量。最好的方法便是借鏡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海堤旁擺放的「外扭工字塊亅弱波石,Dolosse (南非工程師發明命名 )在現有杏花邨海堤的混凝土滑面石墩上即在沿現海堤腳,加放「外扭工字塊 Dolosse」。「 外扭工字塊」每塊重5噸,每個弱波石之間的空隙有助吸收海浪能量,銳減直接衝擊海堤力量,並能壓在海堤腳以達穩定及保護海堤的作用。

 

聞報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剩餘頗多的「外扭工字塊」弱波石 ,棄置於上落隧道兩旁。 杏花邨業主應儘快與政府有關部門,商討採用大橋剩餘的「外扭工字塊亅弱波石。如果弱波石數量還是不夠,可用原有模具,澆造足夠數量的弱波石放在杏花邨海堤現有的石墩上。這個方法有效地使用現有資源,既省成本,又能快速鞏固杏花邨海堤,值得優先考慮。此法亦可應用在其他相似的岸邊海堤受災地區,例如將軍澳等。

 

原圖:大公報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5
支持
8
好正
5
無意見
相關博評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