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思考香港」傳來一篇文章,題目是〈梁副主席寫的是寂寞和悲憤〉,署名是李伯達,據悉李先生是一位已退休的傳媒工作者。他筆下雖然對梁先生不尋求連任的決定有所感觸,但文章更主要是指泛民某些議員死咬着UGL 事件不放是愚不可及。
李伯達先生認為泛民的愚不可及,不止是纏擾經年,並無斬獲,而是泛民的死纏不放,這和港獨事件一樣,反而讓梁先生可以化身鍵盤戰士,重新找到舞台。
UGL 事件本質其實很簡單,那5000 萬港元本質就是分手費,而且簽署不競爭、不挖角合約是在辭職行會召集人和當選行政長官之間的一段時間,賠償一方的估計是梁先生不可能選得上行政長官,怕他故業重操,接受賠償的一方在合約上寫明不作有利益衝突的事。但一件相對簡單的事實,在不同政治場景會有不同的化學作用。作為行政長官,動見觀瞻,所有問題都會乘大十倍八倍,而作為行政長官候選人,那些化學作用就更加厲害,尤其是梁先生任內動了不少利益團體的「奶酪」,無中可以生有,無風也可以起浪,有一點點的蛛絲馬迹,當然可以大造特造。梁先生作為當事人,以為於法無虧,就可以依法而行,但卻沒有想到選舉政治場景的現實,一旦炒作起來,可不是跟你鬧着玩的。
但當梁先生不競選連任,只當一個與香港事務和權力無關的政協副主席,泛民那幾個議員,仍然用以前的手法去炒作UGL,那就是誤判了政治場景。UGL 事件在沒有添加劑、沒有催化劑、不能加鹽加醋之後,就回復本來面目。廉署已經立案調查,真的有憑有據,哪怕達官貴人,以廉署的過去工作紀錄,一定繩之於法,那林卓廷這位「過氣廉署調查員」又焉會不知?仍然要眾籌,仍然要「天下為公」,仍然要遠赴倫敦去告狀,結果落得兩個英國部門都正式調查並作了決定:查無實據,不再跟進。那林卓廷還要繼續咬,繼續說非常失望,結果就如李伯達文中所說,給梁先生找到題目反戈一擊,問他還尊不尊重法治,執法機關說查無實據,你仍然要表示失望!那不是政治攻訐和追殺又是什麼?搞政治的人玩政治追殺,其實是情有可原,但那就不要惺惺作態,開口說法治,埋口說法治,三天兩日找出「過氣廉署調查員」的身分來做遮醜布!擺明政治追殺好了!
死纏不放UGL
李伯達的文章,指泛民死纏UGL 事件搞不死梁振英,反而給他機會再登舞台,反對派對梁先生不連任特首,還不放心,還不解恨,結果就是上周本欄所說,「吃不着兜着走」。梁先生不當特首,不競選連任,UGL 就根本沒有炒作價值,勉強再炒,就只有迫出英國另一個執法部門再下一次查無實據的結論。DTZ 是跨國企業,事件涉及英國和香港兩地,英國兩個執法部門都說查無實據,沒有干犯英國當地法律,整件事的事實如何,已經躍然紙上。林卓廷的死咬,咬不到任何他要的政治後果,反而要說24 小時沒有看電郵,不知英國NCA 的決定的窘態。
李伯達文中另一觀點,是認為泛民對港獨問題又作誤判!泛民中人對港獨的立場,不必本人喋喋,大家可以自行判斷。泛民內部的政治光譜,不同政團對港獨的立場都不同。除了一小部分是打正旗號支持港獨之外,大部分是取態閃縮,把港獨歸類言論自由有之,認為小題大做有之,而最普遍的立場是:港獨成不了大事,不理它就會自行消滅,理它反而助長了它的聲勢。這些言論就如病毒一樣,甚至感染了一些建制派人士!
李柱銘叫梁振英做「港獨之父」,這些言論不須去糾纏。但講得出口,不去深入探究,但也得表面上似模似樣。梁振英當特首時,港獨冒起,如果到梁先生卸任之後,港獨就銷聲匿迹,年輕人不但不搞港獨,甚至擁護北京,那就可以把罪名加諸梁先生身上,數落他是「港獨之父」。但事實如何?大專界學生幹事會由年前頻頻出缺,到今年高調在開學典禮上「播獨」,死灰復燃,遍地開花!外國記者會甚至為陳浩天搭台演講,讓港獨登堂入室!梁先生卸任之後,已經不對香港特區之內的政策事務發表任何意見,甚至連他最關心的房屋土地問題也不發一言。但港獨是叛國行為,就算一般香港市民都有義務發聲反對,更別說身為居港的國家領導人!反對派對港獨的暗助、縱容和維護,正有全面回朝之勢,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已表明對港獨是零容忍,梁先生作為政協副主席,反港獨自然是義不容辭。
李伯達先生對當下的政治形勢是洞若觀火,就算梁先生真的如李文所說,寫的是寂寞和悲憤,但如果反對派不是對UGL 死咬不放,事件就交由香港廉政公署處理,該怎樣做就讓廉署怎樣做;對港獨言論和行為,作出適當遏制,又或者起碼保持距離,那梁先生就算胸懷寂寞和悲憤,也不會有舞台。但反對派對UGL 過分炒作而完全暴露其政治動機,在港獨問題上,又來一個「門神一去,小鬼重來」,反對派政治盤算失誤,過猶不及,適得其反也!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8年9月20日
原圖:港人講地、大公報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