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來襲香港 見城市管理優劣
「山竹」來襲香港 見城市管理優劣

本文作者為陳迪源 / 香港菁英會執委、創新科技研究會副主席


本港史上最強颱風之一的「山竹」,襲港期間最高風力曾錄得每小時250公里;雖然未造成嚴重的傷亡,但也破壞了不少樹木、建築物,和公共設施。​

這次打風前的安排有不少值得稱道的地方,首先是今次天文台罕有地提早發出一號戒備信號,令市民有更多時間作準備;教育局當機立斷宣布所有學校停課,顯示對學童安危的重視,又可減少為交通系統增加壓力。基建方面,雖然新界和離島多處地區曾出現停電,但九龍及港島大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大致正常,電訊網絡也未有出現問題;令大部分市民能安然在家,透過電視及網絡了解最新情況。

巴士公司應開放實時數據

其實,我認為可以更多利用科技令防風做得更好,例如本港天文台App,可以參考「Windy」的視覺化實時天氣報告,令市民可更清晰了解颱風動向。政府的「1823 Online」也可改良界面,以便市民更方便報告有危險的建築物。交通方面,如果巴士公司等可以盡快配合智慧城市的發展,全面開放實時數據,市民就可以更好掌握出行的安排。

不得不提杏花邨和紅磡海旁一帶每次都是颱風重災區,應盡快改善,防患於未然。高風險建築物可在外牆安裝感應器檢測環境狀況並收集數據;甚至安裝閘門在烈風時自動關上,既可加固,也可阻隔窗戶破碎時的玻璃碎片。

全面休市 弊多於利

最後,特首呼籲僱主體諒僱員恢復上班後或遇困難冀彈性處理,雖然被部分人認為不夠人道,但我卻認為是充分地顧全大局。畢竟在災難肆虐後,許多政府部門、民生和公共務服相關的機構都需協助市民;如全面休市,對香港弊多於利。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2018年09月19日

原圖:大公報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
支持
1
好正
0
無意見
相關博評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