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資深傳媒人黃永
打風、塌樹,是常識吧?不對,也不應該是常識。
不是常識?那不正常的地方在哪?根據政府紀錄,每一次颱風過後,均有幾千宗塌樹報告。留意:不是整個風季雨季過後,而是每次風暴過後皆如是。或許從官員的角度看,次次打風也有那麼多棵樹會塌下來,又有何出奇?然而這種想法,無疑等於接受了全港長期有過萬個塌樹黑點,也未免太恐怖了罷。
也要留意有塌樹報告的位置,一定是部門會巡查的地方,亦即所有私人土地上的塌樹事件,在不影響道路和公共空間的情況下,並不在以上「幾千宗塌樹報告」數目之內。因此每次風暴過後的實際塌樹數目,應該遠超官方數字;根據「樹博士」詹志勇教授的估算,不排除實際塌樹數目是官方數字的一倍。
若說每次風暴後有幾千宗塌樹屬太大規模,那出錯的地方在哪裏?原因之一,是某些外來品種的樹木已步入中年,今天已不能在香港繼續成長和安老,故需要特別護理和修剪。有關這點,筆者之前在本欄已經分析過,故不在此贅。
涉及「泥種」和「落點」
大規模塌樹的另一原因,是新樹的「泥種」和「落點」的問題。「泥種」是指幼樹由承辦商運送及落地之前,用來包着樹根的那點泥土。為節省成本及方便運輸,植樹承辦商一般都不會為每棵幼樹提供大量泥種,好讓每輛貨車也可多載些幼樹。問題是,泥種太少的話,幼樹就有機會不能妥善生根,而根部往往只可長在那少少的泥種部分。
為什麼會這樣?那就牽涉到「落點」的問題。須知道,香港有不少路邊的土壤被壓得太實之餘,更混入不少廢料、混凝土、玻璃碎。幼根一來不能深入過實的泥土,二來這些土壤也不利樹木的健康,造成許多新種的樹木一開始便「營養不良」。
各位也許亦曾經見過,風暴過後,有些地點會有很多幼樹一字形排開塌下,那不一定是由於那裏太「食風」,而可能是幼根未能穿過泥種落地生根,故此下盤便不夠「食力」。
當然,如果植樹承辦商在現場稍作勘察,便應該知曉每個落點的實際發展和土壤狀況,從而判斷幼樹能否在那裏茁壯成長。
可惜,承辦商沒有誘因這樣做,因為收錢是按種下多少棵樹木計算,而非每棵樹能健康成長多少年。某程度上,黑心承辦商甚至會把新樹種到「早死早着」,過幾年同一地段又可入標再種一遍……齊齊篤數不是很好嗎?
解決辦法也非太難。最基本的答案是,所有要植樹的部門,同時提升對泥種份量的要求,便自然可減低幼樹死亡率。此外,審計署只要查一查,便可知悉究竟哪些地段的幼樹落地後在短期內便發生大規模塌樹;又或是哪些落點接近要完全重新再種,再對照由哪些承辦商負責該地段,各政府部門便可把馬虎了事者剔除在植樹承辦商名單外,而不用出現種完又死、死完再種的惡果了。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 2018年9月18日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6.0px 'PingFang HK'; color: #212121;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background-color: #ffffff}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6.0px Arial;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background-color: #ffffff; min-height: 18.0px}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span.s2 {font: 16.0px Arial; font-kerning: none}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6.0px 'PingFang HK'; color: #212121;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background-color: #ffffff}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6.0px 'PingFang HK'; color: #212121;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background-color: #ffffff} span.s1 {font-kerning: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