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與天水圍的教訓
屯門與天水圍的教訓

香港社會就未來香港的土地來源問題做了很多討論,包括填海和改劃新界的土地用途。但香港除了要積極開拓土地來源之外,也同時有一套完整的長遠發展策略思維,使土地與發展相結合。就這個問題,香港過去就有兩個值得汲取教訓的個案。


第一個個案是屯門的發展。過去香港共發展了九個新市鎮,可分為三代,而屯門則屬於第一代,於七十年代初動工。當時的想法是希望新市鎮具備居住與工業功能,以讓市民可以當區就業。但自八十年代起,香港工業北移,屯門的工廠區難以按照原先規劃的規模發展。再加上當時政府的發展思維只着重發展市區,沒有將部分市中心的核心功能轉移至屯門這類新市鎮,商業活動並沒有隨新市鎮的建立而大規模遷入新界西北地區,屯門居民當區就業的計劃落空,至今仍要為跨區就業負擔高昂的交通費用與時間成本。


第二個個案則是同屬新界西的天水圍。天水圍屬於第三代發展起來的新市鎮,雖然比屯門的發展晚了二十年,但以今天的眼光看亦留下不少規劃的遺憾。天水圍在規劃之時,一直被認為地處邊陲,只着眼於應付香港人口增長的居住需求,沒有積極發展當區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然而,這個「地處邊陲」其實只是由於當時未能看到整個大灣區的區域發展方向,尤其是深圳灣大橋於2003年動工,2007年通車,內地旅客經深圳灣口岸進入香港的第一站就是天水圍,其實有巨大的潛在商業機會。但是作為香港的橋頭,卻未能把握發展橋頭經濟機會。


結果是天水圍的發展出現不少社會問題,甚至一度被標籤為「悲情城市」。


天水圍出現不少社會問題


從屯門及天水圍的教訓,我們可以見到規劃時功能布局如果缺乏對經濟發展的前瞻性把握,會影響一整區幾代人的生活。根據近年的統計數據,屯門、天水圍的失業率和無業家庭佔相應地區所有住戶的比率均高於全港水平。另外,由於缺乏高經濟價值的行業,工作機會主要以基層行業為主,致使這些地區的每月家庭入息中位數和同區工作比例亦較低。


未來香港無論是在新界規劃新市鎮,還是發展新的填海區,都應當認真總結這些經驗教訓。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8年8月24日


原圖:大公報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支持
0
好正
0
無意見
相關博評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