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黃元山
不少投資心理學相關的研究,顯示了人性都不特別喜歡儲蓄;換句話說,在選擇先把錢花掉,和先儲蓄而延後消費,對前者有極大的傾向。
事實上,筆者過去兩年為一個業界舉辦的理財比賽擔任評判,不同的案例有一個較普遍的現象,就是收入高,消費更高,造成退休儲蓄不夠的後果。
有一個心理測驗可以說明這個道理——假設有兩個情景:
(一)現在給你100元,或一周後給你101元?大部分人會選擇立即要100元;
(二)一年後給你100元,或一年零七日給你101元?大部分人則會選擇要101元。
情景一和情景二,同樣是相差7天,為甚麼會有不同的答案?7天多賺1元,即是1%,年利率就大約52%,理性地想,應該等7天;但如果100元擺在面前,大部分人的選擇都不會理性。這正解釋了為甚麼大部分人儲蓄少、開支多。
青年不懂理財 長者過分進取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對資產分配和年齡匹配的概念不清,不少年輕人竟然選擇較保守的保本基金,相反,不少年長的退休人士,由於退休儲蓄不夠,為了賺取多一點的洗費,卻會有過多的資產投放於風險較高的股票。
記得在一個金融講座上,筆者看到台下的1,000多名聽眾中,起碼有三分之一是上了年紀、滿頭白髮的長者,我於是說:「一般來說,我認為過了65歲的人不應該買股票。」我說「一般來說」,因為當然有例外,比方說,股神巴菲特,或是著名大鱷索羅斯等,他們雖然年紀不小,但本身是一個具有幾十年專業經驗的資深投資者。問題是,不少年輕人對理財的重要性認識不深,相反,上了年紀的人有迫切的需要,卻又因此而過分進取。
如果為數不少的市民退休儲蓄不夠,又或者對風險管理不善,肯定會增添未來公共財政的壓力。故此,筆者原則上是支持強積金的概念。當然,理財原則可透過公眾教育加強,但筆者對於理財通識能於短時間內普及抱有懷疑的態度,所以,在外來公共財政負擔的前提下,政府和強積金是有其重要的角色。不過,由開始至今,坊間有不少批評強積金「收費高、回報低」,甚至被市民嘲笑為「強迫金」。
免市民錯配資產 改革可取
面對這些批評,積金局繼「半自由行」後再出招建議引入「核心基金」,規定其成分基金費用上限為管理資產的0.75%(這個費用包括投資管理、受託人、行政及分銷、保管人等),而「開支比率」的管理費上限則為1%(以上所有費用外,包括其他所有開支),較現時平均基金開支比率的1.69%,是一個明顯的進步。而且,「核心基金」的建議中,包括了「人生階段」的模式,即是年紀輕,能承受的風險相對高,反之亦然,幫助市民避免作出錯誤的資產配置,是個良方。
另外,據悉現時本港有24%的打工仔「沒有」為強積金投資選擇基金,涉及金額約為總供款額的10%(約500億至600億元),因而被安排轉至41個「預設基金」(不一定合適的資產配置)。而「核心基金」也可以為這些「沒有」或「不想」作出投資基金選擇的打工仔,解決了基金選擇繁、難以選擇的問題。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筆者認為「核心基金」本身的設計和操作的最重要一點,就是要簡單易明和透明度高,而且,愈簡單的就應該要愈少tailor made(度身訂造)的成分,亦即是說,核心基金不應該提供選擇性。要tailor made的,或是希望有選擇性的投資者,完全可以不用這個核心基金。
港府全球遴選 單一核心基金
核心基金的精髓就是在於,有一個簡單和高效的配置,幫助那些不懂、不願意、不知道如何選擇資產配置的市民;而簡單的投資,並不等於差的投資,關鍵是管理費用低。當沒有用核心基金的市民,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發覺這些簡單而收費低的核心基金,表現不差於其他於MPF內的基金時,便會愈來愈多市民使用核心基金。核心基金會帶來競爭,「倒迫」其他基金長遠減價。
筆者建議,資產配置當然會隨「人生階段」(年齡)而改變,但假設於同一年齡群,核心基金的資產配置應該是一樣的。要做到簡單的資產配置,資產的種類只需要是三類:環球股票,環球債券和現金(或是money market funds)。坊間有不少的學術研究,也有理財顧問和精算師,能為政府提供一個因應年齡和這三個資產配置的方案。關鍵是,最後的方案必須是統一的,每個積金商(MPF提供者)都用同一個核心基金的資產配置。
進一步來說,雖然「核心基金」營運方案仍須諮詢業界及市民意見,但筆者並不贊成由積金商各自設計推出「核心基金」,就算它們依照有關特點規定去設計,最後結果都會有所差別,以致不能「蘋果與蘋果」比較,反而讓積金商有藉口去調高收費。
其實強積金難得又有改革,筆者認為政府理應擔當重要角色,最好由政府主導的全球遴選機制(投標過程),選出認可⑴提供資產配置的顧問;⑵基金投資機構。這才可以使不同強積金計劃內設有同一個由政府認可的「核心基金」供打工仔選擇(當然會隨年齡調整)。
由於投資者一般素有Home Biased的投資盲點,只喜歡投資港股,因此「核心基金」無論是股票或是債券部分,都應該用環球指數為目標,才可以真正達到分散風險,提高風險回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核心基金的組成。「核心基金」目標是降低成本及收費,基金設計應以被動式管理(Exchange Traded Funds,簡稱ETF,「場內交易基金」)為主(尤其是股票部分),追蹤某些特定的指數。本港著名的例子如盈富基金(02800),由於表現與恒指掛鈎,不需要基金經理主動操作,故能節省大量管理費及交易費(總開支比率只是0.1%),而且投資表現亦未必輸給主動式基金。
根據傳統上的「有效市場理論」(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價格已經反映了市場資訊,而且,又由於相關的Random Walk Hypothesis,過去價格的波動對未來價格是沒有任何預測作用,因此,不可能有一個固定的方法去捕捉價格上落的方法,尤其是那些眾所周知的圖表。所以,不少經濟和金融學者,都會建議投資者買和大市同步的指數基金(ETF),包括著名的耶魯大學Endowment Fund的基金經理David Swensen。
主動式基金 先跑贏後輸凸
耶魯大學管理學校基金的著名基金經理David F. Swensen就在他的書《Unconventional Success: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Personal Investment》,舉了不少例子,印證了通常那些在好市時候跑贏的主動式基金,都會在市況扭轉後,輸凸很多,甚至血本無歸。而衡量一個基金或基金經理最大的難度是甚麼呢?一般常見的評級方法,主要是依靠基金過往表現,包括看提供基金評級的機構資料;但小孩也有聽過這一句:「過去表現不反映將來。」不能靠過去表現來評估基金,但似乎市場上其他可靠的指標更少,難度就在於此。
過去表現不可靠之處是:當市況好的時候,基金表現也突出,往往能跑贏大市。惟投資者要問的是,這個大幅跑贏大市的基金是「勁些」,還是「勇些」?用簡單的金融術語,「勁些」即是Alpha,就是在市場回報以上賺取額外的回報(Excess Returns);而「勇些」即是Leveraged Beta,就是在透過加大市場回報和風險而賺取一個倍大或槓桿化的回報。
根據美國一些研究報告指出,不少主動式管理基金在扣除管理費後,只有20%是跑贏大市的。這就帶出另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買主動式基金的時候,能否買到那20%優於大市的基金呢?如果答案是否定,那只要買追蹤大市的指數ETF,便更有效獲得理想回報。
資金池做更大 業界市民雙贏
追蹤指數基金或是ETF,有些人貶稱為「懶人基金」,筆者認為他們既然收費低,回報不會跑輸大市,實在應稱為「精人基金」;善用「精人基金」,才能有效改革「強迫金」。
總的而言,筆者認同引進「核心基金」,是改革MPF的關鍵;這對普遍市民的退休理財和公共財政,影響深遠。有說,由於上限的額度較低,MPF現時只是佔退休理財一個小的份額;而且,任何的改革都會對基金業界不利。筆者的看法是,改良MPF後,便可以爭取市民對MPF更大的支持,尤其當看到核心基金表現其實不錯,對退休理財有實際的幫助,到時候,MPF的上限便可以更高,整個「餅」(資金池)便可以做得更大,長遠才能有望達到業界和市民「雙贏」的一個理想結果。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2014年7月23日
原圖:網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