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看新聞有個特點,風風火火追幾天,熱熱鬧鬧談幾日,一有新事故吸引了視線,曾經的頭條新聞就火速被拋諸腦後。早陣子的泰國清萊少年足球隊山洞被困事件,就是一例。
孩子和教練被救出洞那一刻,是新聞的高潮,也是大家興趣的終結,雖然事後TVB播放了一個救援特輯,也難再掀起大衆關注,因為香港新聞太多太快,一浪冚一浪,所以有人這樣開玩笑說:要阻止一單丑聞發酵,最好的方法,是製造另一宗丑聞蓋過它。
泰國山洞少年的故事,我覺得不應就此終結,它的後續才最重要,為人父母師長的,該看看泰國人如何透過這次死里逃生的經驗,為孩子重新上一課生命教育。
12位「野豬足球隊」少年,從醫院出來後第一件事,不是回家大吃大喝,而是一起去給因拯救他們意外身亡的前海豹突擊隊成員沙曼鞠躬,別人用性命換來你們的重生,孩子們首先要學習的,就是感恩。
回到家跟家人聚首一星期,11只「野豬」和教練便一起到清萊的寺院剃度出家九日,向殉職的沙曼致意,並為大難不死祈福積德。當中只有一名隊員因信奉基督教,故未參與。
他們一起削髮,連眉毛都剃掉,披上沙彌服,連樣子都變了,某程度上,是一次重生。
絕對相信,這段經歷、加上這九天在佛寺謙卑修行的沉澱,他們將蛻變成不一樣的少年。
獲救後,泰國媒體沒有鋪天蓋地獵奇式追蹤,簡單地集體開了一次記者招待會,12個家庭沒受到騷擾,當日因懂英語能與英國潛水員溝通的那位14歲少年阿杜爾也沒有被標榜成英雄,大家關注的反而是無國籍難民問題。
因為13名獲救者中,包括教練在內,竟有四人都不是泰國公民,他們來自民族衝突頻繁的鄰國緬甸,14歲的阿杜爾更是無國籍難民,父母把他從緬甸帶到泰國,請求教堂牧師收留,找到一所免學費兼有免費午餐的學校,八年間阿杜爾已學會英語、中文、泰語和他原來國家的佤語,更在此認識了同是難民的教練。像他們這類緬甸逃難來泰國的無國籍人士,已逾44萬。
沒有大鑼大鼓,只有感恩和反思,原來,劫後重生之後,解決問題、做好教育,比做公關騷都來得重要,來得更有價值。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2018年08月01日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20.0px 'Arial Unicode MS';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20.0px Helvetica;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min-height: 24.0px}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20.0px 'Arial Unicode MS';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min-height: 26.0px} p.p4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20.0px Helvetica;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span.s2 {font: 20.0px Helvetica; font-kerning: none}
原圖:中新網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20.0px 'Arial Unicode MS';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20.0px Helvetica;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min-height: 24.0px}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20.0px 'Arial Unicode MS';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min-height: 26.0px} p.p4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20.0px Helvetica;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span.s2 {font: 20.0px Helvetica; font-kerning: non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