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穆家駿/中學教師
踏入七月,筆者作為教師迎來了一年一度最長的假期──暑假,善用這個假期多去內地不同的地方走走,增廣見聞,這些經歷也可以成為筆者新學年和學生們分享的「教材」。
筆者在七月當中分別去了四個不同的地方,分別有位處大西北的青海省、沿海省份當中最發達的兩個大城市--深圳和上海以及廣東省清遠市的貧困山區。在香港的通識課程中經常以問題導向,強調內地發展存在三大差異--城鄉差距、東西差距和貧富差距,這個問題導向的方式,以「學習者為中心」,讓學生自主從不同資料的蒐集和分析中,來積極參與問題的解決。但學生若單純以本地媒體所報道的內地情況作資料蒐集分析,卻難以達到問題解決這一步,頂多只能分析問題的現狀,對於解決方法可謂無計可施。但現實又是否真的完全是這樣呢?
筆者的第二站是大西北的青海省,人口只有不到六百萬,比彈丸之地的香港還要少。青海的的確確開始為解決東西差距在落實「精準扶貧」,記得筆者參訪的一條偏遠村莊--甘河沿村,在縣政府的支持下,發展村落的生態旅遊,居民的人均年收入由六千多元人民幣逐漸增加至八千多元人民幣。另一個同樣在青海的小鎮河陰鎮,除了處理脫貧之外,在社區辦事處更設有老人日間照料中心,讓老人家白天到中心玩樂,有麻將耍樂、按摩椅,還有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中午可以在中心吃飯,傍晚就可以回家與家人共聚天倫樂,整天只收八元人民幣作為一頓午飯的錢,其他一切都是免費。這些政府負責的社區長者服務感覺比香港好許多。
雖然內地的內陸發展與沿海比較依然存在距離,但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電子支付卻是通行全國,無論是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還是在青海一些偏遠地區都一律通用。記得在青海一個集市賣西瓜的攤檔,除了大大的寫着一元一斤之外,旁邊肯定也吊着一個綠色和藍色的二維碼牌子,分別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付款。
對於香港的年輕人而言,如果只從香港媒體報道了解內地情況的話,這些經歷沒有親身體會,恐怕是不會相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所以最好的國情教育就是善用暑假,多回神州大地走走。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18年7月31日
原圖:穆家駿Facebook 圖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