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裏看花的中國形象
霧裏看花的中國形象

本文作者: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專業顧問和講師 楊志剛

外國人愛中國有多深?外國人「愛中國」,與中國人愛國,和特首候選人必須愛國是不同的概念。外國人愛中國,正如眾多香港人鍾情外國一樣,不涉及民族感情,而是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是「國家品牌」效應,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
 
西方民調機構,做了不少國家形象的研究。綜合不同的國際調查,發現中國人鍾情外國,遠超於外國人鍾情中國。也就是說,你愛人家,但人家不愛你。中國人可說是情陷於國際苦戀。

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上周發表最新的全球民調。該中心於本年3月至6月在全球44個國家訪問近5萬人,是最新亦是較全面的國際民調。結果顯示,有49%的受訪者對中國持正面態度,32%持負面態度。整體評分,看似不過不失,主要原因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受訪者對中國印象良好。歐美國家,則大多數是不喜歡中國的。美國只有35%受訪者正面看待中國,而中國人則有一半人喜歡美國。

中國的形象持續下滑

英國廣播公司於過去10年亦每年做一次全球追蹤調查,在24個國家訪問約2.5萬人,了解他們對不同國家的印象。2014年的最新調查,發現中國的形象持續下滑,由2005年約一半受訪者對中國持正面態度,下跌到2014年只有35%正面看待中國。這與「皮尤」的民調結果相若。

另一項可作參考的研究,是由曾經為多個國家獻策改善國際形象的「國家品牌」權威之一Simon Anholt 作出的。他於20個國家訪問了2萬人,發現中國人鍾情美國,對美國人的好感程度於50個國家中高踞第六位。但美國人則把中國人於50個國家中位列35。可謂神女有心,襄王無意。

這三間不同的調研機構,給予中國的負面評級,對中國人來說可能頗為費解。美國在全球橫行霸道,並大規模竊聽各國政商機關的通訊,但其國際形象卻遠超中國。尤可恨者,對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到今天不但不知悔改,還要張牙舞爪,但其國際形象評分亦遠高於中國。中國對其他國家幹過什麼壞事?有佔領過其他國家嗎?幾十年來,中國一直韜光養晦。這樣有國際風範的泱泱大國,形象上就算沒有贏得全球三甲,起碼應該緊貼美國吧?但事實卻非如是。

這三間調研機構,不可能全是刻意矮化中國。他們所反映的中國負面形象,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中國所獲的評分,亦受多項客觀因數影響。有些因素短期內難以改變,亦有一些因素,中國是完全可以調控,可以馬上提高國際形象。

國家形象,是由不同元素構建而成。不同領域的學者,亦抽取不同的元素去研究。這些元素,包括國民素質、產品、政府和管治、文化、旅遊、經濟,移民和投資等。每一項元素,還可以細分,例如「政府和管治」之下,包含領導人、自由、人權、貪污、資訊等。上述三項國際調查,亦非包含所有這些元素。因此不同的調查,自有其傾向性和局限。

對中國來說,其中一項不利因數,是中國的國際話語權長期處於下風。這亦是西方媒體強勢造成的偏差。以去年中國成立防空識別區為例,美日兩國,早於1950年代便成立防空識別區,日本於1972年和2010年更擴大其識別區。到中國去年首次成立規模遠小於日本的識別區,便被西方傳媒眾口一詞炮轟為影響地區安全穩定的挑釁行為。中國的申辯,顯得蒼白而無力。這是話語權弱勢的痛苦。

國際公信力建基新聞言論自由

要增強話語權不是靠大聲,而是靠公信力。中國投放大量資源於中央電視台、電台和報章的海外傳播工作,硬件和平台是不弱的,弱的是公信力。國際公信力建基於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兩者缺一不可。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不單加強國家在全球的話語權,亦有利於國內的發展。連俄羅斯總統普京,都要透過公關公司在《紐約時報》刊登一篇有關敘利亞危機的評論,這是普京話語權弱勢之痛。

覺得中國不尊重人權

言論自由的一項測試,就是不可以言入罪。 眾多外國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印象,是因為覺得中國不尊重人權。儘管中國領導人在各國宣揚讓5億中國人民脫貧是歷史上最大的人權進步,但人類社會不斷向前,既然已經脫了貧,脫貧便不再代表人權進步。且對外國人來說,5億人民只是一個數字,脫貧只是一個概念,兩者均無血無肉。扶助5億脫貧的形象得分,比不上囚禁一個劉曉波造成的形象失分。把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驕傲囚禁於黑牢,哪怕是聘請全球十佳公關公司聯手為國家塗脂抹粉,他們也只有舉手投降。釋放劉曉波,讓他繼續爭取民主,只需在官媒發放一則簡短的新聞稿,便馬上會成為全球媒體的關注,帶出國家在人權與文明的不斷進步。這是完全可控的因素。

要提升國家形象,從來不是單靠加強對外宣傳,而是要從內到外。美國社會學家貝史特(Robert Bierstedt)說得好:每個人的自我觀,建基於心中想像他人眼裏是如何看待自我。套用於中國國際形象,就是中國不是國民心中的中國,而是我們心中以為外人如何看待中國。中國人自己看中國,像霧裏看花,是看不清楚的。外國人如何冷眼看中國,我們毋須想像,已有大規模的調查。自我形象與國際形象之間的落差,為國家與人民提供了遼闊的進步空間。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4年7月24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 +85291****08
    +85291****08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 +85291****08
      +85291****08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1|type_1_2:
      • +85291****08
        +85291****08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Good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