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100年來各行業的興衰,看到新舊交替如何出人意表。
早前財經雜誌《福布斯》展示美國過去100年來最興盛的行業和企業的變化。1917年,鋼鐵業一行獨大,行業市值是第二位石油業的差不多兩倍半,更是第三位礦業的三倍多。市值最大的企業是卡內基的美國鋼鐵,其次是電訊業的AT&T,第三位是標準石油。
50年後的1967年,新舊正在交替。當時已不見50年前一行獨大的局面,次位的科技業和第三位的電訊業,跟排首位的石油能源業,市值相差僅五六成;市值最高的首3間企業,分別是售賣電腦硬件的國際商業機器(IBM)、AT&T和柯達。
50年之後的2017年,新舊交替完成, 歷史卻彷彿重演,不過今天獨大的一行是科技業,次位是金融服務業,第三位是醫藥業,而首位的科技業市值是第二、三位行業的差不多3倍。同時,百年來首次由一個行業壟斷最高市值企業的首5席,即蘋果、Alphabet(Google母公司)、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這5間科技巨企,它們已佔去10大企業的65%市值,可以說比100年前的行業分類更為集中,而當年咤叱風雲的企業今天都被擠出排行榜外,某些巨企已經歷多次併購又或作360度轉型,甚至遭受淘汰。
那麼50年、100年之後又會是什麽景象呢?今天我們熱議的人工智能、機械人、無人駕駛,到時會否如我們今天預計的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5月,馬雲在香港大學談到企業家和科學家的共通之處時說道:「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因為看見,然後相信;但像我們,則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每一次聽創業者的故事,都令我感動萬分,很多創業人心中都有一團火,對相信的事有絕對的忠誠,然後義無反顧地投入,哪怕是再微小的機會也不放過,分秒必爭,才會把不可能化為可能,把相信的變成可以看見的成果。
資深傳媒人尹思哲(Mickey),多年來耳聞目睹過許多初創公司盛衰起跌和血淚交織的故事,在最新作品《初創起義》中,7個故事呈現的企業不但行業不同,各自也有獨特的個性,Mickey心細如塵加上冷靜的筆觸,把每個創業人的進化竅門逐一勾畫,精采生動。
這些企業或企業家的名字在50年、100年之後會否家喻戶曉,無人得知,既然沒有水晶球可以預知未來,身為創業人的一分子,我只會選擇相信,相信未來,然後告訴自己:永不放棄,never give up!
共勉之。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8年7月16日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5.0px 'PingFang HK';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5.0px Arial;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min-height: 17.0px}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span.s2 {font: 15.0px Arial; font-kerning: none}
原圖:新華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