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差不多每10年便為設立社會保險或退休保障進行研究諮詢,但退休制度至今仍停留在反覆爭議之中,致使人口老化、長者貧窮和退休準備不足等深層次矛盾愈益惡化。政府剛推出公共年金計劃,可以提供3項長者退休保障,與高額長生津相互配合,分別協助夾心階層及基層長者。
退休後的生活開支猶如無底深潭,基本上是「你有幾多就使幾多」。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表示,不少長者退休後沒有了穩定的收入,即使有積蓄的長者也難免會顧慮「坐食山崩」,如果「退休就是使錢的遊戲」,今天最需要做的也許是積極建立退休後的「穩定收入來源」。
相對於依靠自己儲蓄、投資收入、子女供養,年金能夠協助資產較多的長者,解決退休後的長壽風險和投資風險問題。事實上,年金並非新鮮事物,在鄰近的台灣、日本、新加坡等地都早已提出公營年金體制,雖然成效不一,但仍能為退休人士提供一個安全網。
必須指出,退休保障不是追求高報酬,而是要求穩定的現金流,但無論儲蓄和資產有多少,退休人士普遍面對3大困擾:第一是不知道自己有多長命,亦不知自己的健康情況,因而不知道該預留多少退休生活金;第二是承接第一個困擾,退休有錢也不敢花,晚年生活變得自我制約兼忐忑不安,個人長壽或健康狀況成為經濟風險;第三是要維持退休後生活質素,就需要進行個人投資,但當中冒着重大風險,特別是面對由後金融海嘯時期到中美貿易戰風雲,政府的年金計劃總體提供了一個雖不寬裕但非常穩定的退休保障。
2016年初,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提及公共年金方案,私人市場隨即迅速發展,保監局數據顯示,今年首季新造的年金保費為24.7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5成。去年全年私人年金新造保費為77億元,市場對長期保障、風險低、回報合理的退休產品需求大,但選擇不多,相信公共年金200億元的額度可以滿足市場需求。
公共年金本身是一個保險產品,既不是福利也不是投資牟利工具。至於公營與私營年金的主要分別有三:第一是公營的入門門檻低,最少5萬元就可以,而且不計算入長生津的資產審查,讓基層長者也受益;第二是公共年金是一個基金池,由公共機構投資、管理及承擔相關投資風險,讓退休人士可確知每月有多少「收入」,計劃開支;第三是公共年金計劃的穩定性強,投資者毋須顧慮息率走勢和投資回報,可以終身定額收取公共年金的入息,這是其他私營機構的年金計劃都不會承諾的,因而雖不說是福利,但其實具備「半福利」的穩定保障。
不過,公共年金計劃的最大問題是,永遠最多只能每月收取5,000多元,未能支撐「寬裕」的中產生活,更會隨着通脹而「貶值」,再加上因應健康情況的醫療開支,公共年金計劃只是「幫補」,退休生活還要自求多福,或者依靠私營市場的進取式計劃。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8年7月11日
原圖:港人講地及大公報資料圖片
退休是使錢遊戲 公共年金只可「幫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