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費減變加 環保誰埋單?
電費減變加 環保誰埋單?
中電港燈(兩電)利潤管制新協議即將生效,雖然准許利潤回報率由平均固定資產的9.99% 下調至8%,但行政會議卻批准中電及港燈分別於今年10月和明年1月加電費,而且未來5年都繼續加價,加幅累計達兩成至三成半,政府的每戶每月50元補貼,有用但有多大意義?更重要的是清潔能源的成本應由誰付?
電費持續飆升
因應環保減排而進行固定資產投資,以及燃料成本增加,電費持續飆升,市民要為享受清新空氣及紓緩地球氣候極端化而承擔成本代價?政府願意以公帑減少市民的額外負擔,但公道嗎?
兩電擴充資產的主要原因,是要達到政府訂下的減少碳排放量目標,需要增加燃氣發電機組,逐步取代用煤發電,又建設海上接收船運液化天然氣措施和相關輸電建設,以及推行智能電錶等。政府表示,未來5年中電港燈合共投資接近800億元,較上一發展計劃(2014至2018年)大升逾四成,同期兩電電費累計加幅將分別達到20.7%和35%。
政府需作適當協調
補貼是為了照顧終端客戶,帶動清潔能源產業鏈的創新和降低成本,但實現減碳目標的額外成本應由誰付鈔?政府計劃透過燃料調整費機制,悉數由消費者承擔,再由政府補貼作支援,但兩電呢?當然要在商言商,但政府需作適當協調。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2018年7月9日
原圖:新華社、大公報及文匯報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