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本欄不斷分析中美關係最新走勢,而本欄的基本立場是傾向悲觀,因為個人判斷,中美兩國產生的矛盾是結構性的矛盾,所以不是誰當總統、哪個總統和主要官員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事上的問題。而中美關係又是全世界最重中之重的雙邊關係,一旦中美矛盾加深,兩國以各種手段向對手施壓,那就不止是中美兩國的問題,而是全球的問題。
當五角大樓的正式公開戰略文件把中國定性為對手,而在文件中列出對中國打壓的手段已是完全赤裸裸和不留情面,那就很難再用美國消費者要付出什麼和多少代價來理解中美兩國的矛盾關係。近月已有愈來愈多國際評論指出,要防止中美兩國往冷戰的戰場走去。而事實上,上周本欄在引述幾份美國不同部門發表的政策報告書後,已預告中美兩國有可能提升到意識形態上的抗爭。美國早有官員宣之於口,要讓非洲國家重新擁抱歐美的價值和政治制度。當中美矛盾漸次提升到意識形態層次上的對抗,那就算未去到冷戰情况,但「只求目的,不計成本」的博弈,將會是全球不穩定的來源。
美國對華政策改變,某程度上是在於中國出現深刻而真實的改變。美國過去幾屆政府的對華政策不斷被特朗普政府翻舊帳,認為它們是完全失效甚至徹底失敗。過去幾屆美國政府認為,只要持續引導中國在各方面開放,尤其是在互聯網和回歸留學生的影響下,中國最終會走進西方陣營。但結果卻是事與願違。這種和平演變策略久久未為功,首先北京有自己一套互聯網政策,而大量留美留歐的學生回國之後,迅速成為中國本來制度的一分子。
中國發展道路平坦觸動美國
這種事與願違的發展當然讓美國不好受,但事與願違還可以等。如果中國內部矛盾眾多、紛紛擾擾,北京為處理家務事而自顧不暇時,美國多等幾年還無所謂。但當十八大之後,習近平強硬對付貪腐,並全力加強中央政府領導,5 年之間中國政局面貌為之一變。如果中國只是一個「大一點的阿根廷」,美國不會在意;如果中國只是另一個印度,美國還會放心釋懷。但中國經過十八大後5 年的梳理,貪腐基本上是鎮住了,中央政府的領導力量加強了,發展的道路平坦了,思想上更為統一了。到去年發表十九大報告,清楚定下目標,要讓中國在30 年內發展成為社會主義強國。十九大報告可不是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式的「印度要麼就做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什麼都不是!」的紙面上豪情壯語,十九大報告是有計劃、有步驟、有方略、有行動的詳細方案。
當中國全黨全國上下按照十九大報告行動起來的時候,美國還會因為事與願違而再癡癡地等?結果就是一連串的國家安全策略、國防策略報告。正如美國五角大樓公開的陽謀: 「要讓對手處於不利位置,被迫接受我們的挑戰!」
特金會撕毁伊朗協議美國出招
美國向中國出招,一定是360 度全方位式進攻,除了避免直接用武之外,什麼其他招數都會用上,貿易戰只是其中一套招數而已!在其他方面,美國通過《台灣旅行法》,為在台灣本土引發事端進行熱身前奏。過去一向沿用的六方會談去解決朝鮮半島危機,特朗普就是要另搞一個「特金會」,甚至要摒退左右,特朗普、金正恩兩人單對單密談面晤,明顯又是衝着北京而來。
如果特金會的結果是美國真正可以接受的結果,那多年前的六方會談早就應大功告成、圓滿結束。而一度改善的美伊關係最近又生變數,美國除了撕毁協議之外,更不斷傳出會對伊朗動武。伊朗和中國在能源方面關係密切,伊朗遇襲,中國又豈能置身事外!
本欄在幾個月前已經引述,十九大之後第一次政治局會議,習近平已提出在未來3 年首要做的3 件大事,第一就是要防範大規模系統性的金融風險。這項首要任務,雖然沒有解釋來龍去脈,但以中國實際國情,沒有外來因素,中國國內情况都是在可控範圍,又焉會出現大規模系統性的金融風險?見諸近日國內股市和人民幣匯市走勢,政治局幾個月前的決定,也不是杞人憂天、庸人自擾了。
在目前客觀形勢中,國家面對的各種風險中,當然是金融市場的風險最大,2015 年一役可能只是牛刀小試。相對而言,金融市場仍然是美國優勢最明顯的戰場。在貿易上制裁中國、在高科技發展上留難中國,最終都會讓美國在金融市場上佔有更主動有利的位置。美國如果不惜一切代價去遏止中國冒升,而北京又在民族復興的大目標上無法退讓,那中美關係恐無善罷。
美國佔優金融市場隨時變戰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