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策還看增加供應
新房策還看增加供應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林鄭特首於上周公布了六招「新房策」,是她上任一年以來第一次推出重大的房屋政策。六招之中,最矚目的莫過於居屋新定價和增加公營房屋用地。筆者歡迎特首重視港人的住屋問題,願意推出新措施來應對,尤其值得讚賞的是居屋定價終於與私人市場脫鈎,令很多原本無望「上車」的市民重燃希望。


新定價「脫鈎」較貼地

其實,居屋定價為市價七折的做法並不科學,因為樓價的升幅一定快過「打工仔」的薪金增幅。當局從善如流,將定價與市價「脫鈎」,解開了居屋的一大「緊箍咒」。新定價改以非業主住戶家庭入息中位數掛鈎,這無疑是合理和「貼地」的做法。筆者期望新的定價方程式能盡快付諸實行,最好在剛截止申請而未「攪珠」的新一期居屋推行。不過,一旦降低了居屋的入場「門檻」,合資格的申請人數難免增加。若然最終要靠收緊入息上限來控制申請居屋的人數,這不是很理想的做法。長遠來說,始終要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政府亦明白這一點,所以另一招是將私樓土地轉作公營房屋發展。現時公營房屋用地的缺口高達四萬個單位,現在撥出九幅「私地」只能填補部分缺口。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突破五年,期望政府能供應更多土地,讓房委會能興建公屋單位以兌現「三年上樓」的承諾。


一直以來,住屋階梯最大的斷層存在於私樓和居屋之間,尤其當夾屋已成絕響之後。近年私樓租金飆升,夾心階層成為生活困難的中產人士,而政府過去的房策亦甚少針對這個階層。


盡快落實增土地供應

筆者歡迎市建局將位於馬頭圍道的重建項目改為「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希望當局能盡早公布銷售詳情,同時期望政府與市建局商討,撥出更多重建項目改作資助出售房屋,以回應夾心階層的置業需求。


其次,政府在提供過渡性房屋上,不能將責任推卸予民間機構,而應發揮更積極的角色,包括主動向參與機構提供可設置過渡房屋的土地資料、提供財政支持,以及協調不同部門加快項目審批。特首宣布由運房局成立專責小組,提供一站式的統籌支援,協助及促成更多由民間機構推動過渡性房屋,這是一個好開始。


六項「新招」能令「麵包」定價合理一些、多些選擇及早些推出應市,但始終改變不了供應不足的問題。因此,筆者期望特首能盡快落實增加土地供應的新政策,做好新發展區土地上的搬遷安排,最終讓「六招」變成一記「絕招」,一次過解決房屋供應問題。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8年7月4日


原圖:港人講地及大公報資料圖片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3.0px 'Arial Unicode MS'; color: #323333; -webkit-text-stroke: #323333}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3.0px 'Arial Unicode MS'; color: #323333; -webkit-text-stroke: #323333}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3.0px 'Arial Unicode MS'; color: #323333; -webkit-text-stroke: #323333}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3.0px 'Arial Unicode MS'; color: #323333; -webkit-text-stroke: #323333; min-height: 18.0px}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3.0px 'Arial Unicode MS';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span.s2 {font-kerning: none;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px #000000} span.s3 {font-kerning: none; color: #323333; -webkit-text-stroke: 0px #323333}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