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應不要為諮詢而諮詢
土地供應不要為諮詢而諮詢
「土地大辯論」開展一個月有餘,辯論並沒有如政府期待一般「拋磚引玉」地「引玉」,市民一如預期反應冷淡,對凝聚共識沒有絲毫幫助,反而焦點愈來愈模糊。筆者作為醫生,看到政府的作法完全是沒有對症下藥,浪費時間。香港地小人多,筆者小學時期,社會已經有此共識。幾十年過去,老問題有新體現:納米房大行其道,大批低收入人士住進劏房。其他用途樓房也有同樣問題:寫字樓工作空間擠迫,商場、食肆酒樓、老人院等所有室內設計都務求空間利用最大化,以至洗手間的轉身位都很狹小,走廊堆滿貨物,甚至阻塞防火梯。幾十年的老問題要解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幾十年來的老辦法:必須增加土地供應。此前社會已經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討論,而且已經聚焦在填海,開發未開發的土地,包括棕地,以及改變現有土地用途等。政府提出18個選項,似乎是給了市民很多選擇,但是細看諮詢文件的背景資料就發現,看似全面的諮詢文件卻毫無引導性。好像病人求醫,醫生羅列出18種治療辦法,卻完全不解釋每種治療方法的利弊,病人只能靠不斷提意見:打針痛,食藥苦。再加上病人的家人和鄰居指指點點,這個病人不病入膏肓才怪。近日已經有人把政府的諮詢文件比喻做酒樓的「點心紙」,看似「任人點」的點心卻沒有人說明成本、價錢、味道和營養等。此番大辯論標榜傾聽每位市民的聲音,但如此低效率的「大民主」,是否可以幫香港的未來找到出路?每個人都選擇對自己影響最小的選項,例如傳媒報道中的那位馬鞍山居民,支持填海造地、支持建造人工島,前提一定要離開馬鞍山範圍,若是選在馬鞍山附近就不能支持。如此這般,每個市民、每個利益團體都可以各執一詞,環保人士可以支持填海,前提是不影響白海豚;喜歡行山的人可以支持改劃土地用途,前提是不會影響郊野公園、綠化地帶等等。政府如此沒有導向性的「任人選」,只會繼續「議而不決」。筆者注意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此番諮詢有一「副作用」,就是瞳孔被放大,眼睛不能聚焦,視覺開始模糊。近日已經有人開始質疑增加土地供應的必要性,轉移到討論限制非自住需求,以及調整現有公私營房屋供應量建屋比例等。這就是徧離諮詢的本意,會造成更多的爭拗,共識更難凝聚。醫生要有做醫生的擔當,對症打針、下藥,不能把責任推給病人。香港房屋和社會問題的病灶就是土地短缺,政府的責任就是要盡力盡快增加土地。增加土地供應的每種辦法的利弊已經討論了好幾年,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得到全體市民的共同支持。現在是決斷的時候了,不應該再浪費時間又做諮詢,令公眾分散注意力,以為有不苦的藥、不痛的針,引發重複的爭拗,並令社會感覺政府手中無牌可打,令地產商惜售,令市民恐慌性入市!現在要做的是「擼起衣袖」勇敢幹。筆者呼籲政府顯示擔當,做好政府的角色。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6月16日原圖:大公網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