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穆家駿/中學教師
記得去年到英國留學的時候,我的畢業論文就是寫關於「母語教育」。當時向外國教授解釋中文作為「母語」的時候,就碰上了一個「難題」。例如他們很難理解「Chinese」、「Cantonese」和「Mandarin」的區別。在英文等拼音文字的世界裡,文字不同的串法/拼寫除了代表不同的意思之外,更代表了不同的發音。這情況在中文卻完全不一樣,不同的方言對於同一個中文字都有着不同的發音,更甚的是表達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上不同方言裡面的專有用字。這樣的情況就令中文成為一種很難向外國人解釋清楚的語言。
談到中國方言,自春秋戰國那個四分五裂的時代,每個諸侯國都各自發展自己的文字和語言,也就開始形成了今天方言的雛形。當時有一個笑話,就是從不同方言的一字多意而來的。話說那個故事叫做「以鼠為樸」。現代漢語有一個說法是「未經雕琢的玉」就叫做「璞玉」,這個說法源自於戰國時期的鄭國。而正好在周人的語言裡面,「樸」則代表是未風乾的鼠肉,這樣的同音之下,當時有鄭國的商人希望向周人買「璞玉」,結果周人卻拿出了「老鼠肉」!這樣的笑話小則令交易失敗,大則甚至令小命都不保!
春秋時期的東甌國(今天的浙江省)因為只用茅草建房子,沒有耐火的磚瓦, 容易發生火災。有一位東甌的商人到了晉國, 聽說有一位婦人善於與「火」搏鬥,於是由東甌禮金聘請這位婦人前來。婦人剛到的第二天,集市又發生了火災,婦人正打算與「火」搏鬥,卻發現根本沒有「火」,但她被東甌人推進了火場,最後燒死了。其實一切皆因東甌國語言中「火」和「虎」的讀音是一模一樣的,這位婦人本是一位抓虎英雌,最後因為語言不通而慘死異鄉。
方言的存在的確保留了我們不同區域文化的特點,但「過猶不及」的是,如果只強調「地域特點」,不利於全國化的交流;相反,只強調全國的統一性,不同地方的特色又會逐漸褪色。
「十里不同音」的語言特色可能正正顯示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包容與獨特性。
原文轉載自《香港仔》 2018年6月12日
原圖:大公報資料圖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