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中的香港角色(下)
粵港澳大灣區中的香港角色(下)

本文作者為李慧琼/立法會議員


粵港澳大灣區內有三個關稅區、三個貨幣區、三個合同區、三個法律區、三個教育區。有人認為,這對於大灣區內部的協調合作是一個不利因素,但在筆者看來,對香港來說,如果善加利用,這恰恰是一種競爭優勢。


宏觀上來看,「一國兩制」、自由港、特別行政區的制度疊加效應,擴大了香港在貿易和產業合作上的選擇面。經濟和司法體系有別於內地、港元與美元掛鈎、金融市場開放、出入境相對簡易、以中英雙語為官方語言,與國際商業市場完全接軌......這些因素讓香港在享有「一國」之利的同時,更加擁有「兩制」之便。


具體來說,在企業層面,香港一向是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或代表辦事處的熱門地點。香港相對國際化、便利的生活環境,對外資企業高管深具吸引力,同時,將總部設在香港,也方便他們與珠三角地區保持緊密聯繫。截至2017年6月,香港共有3,752家地區總部和地區辦事處,代表其位於香港以外地區的母公司。在這些公司中,76%是負責在中國內地的業務。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龐大的經貿體量、香港在大灣區中的獨特作用,將進一步鞏固香港「總部基地」的地位。


在科創層面,香港科技業者更為熟悉外國先進科技,而且善於使用根據國際標準開發的技術,可在協助內地有關項目進行商業化方面發揮所長。此外,相比內地,香港對知識產權能夠提供更好的保護,並擁有優良的專業服務,這些都是吸引海外科技、創意、研發及眾多自設研發部門的設計生產公司以香港為平台與中國內地及亞洲其他市場進行知識產權交易的因素。因應大灣區未來科技與創新的發展需要,香港正可發揮知識產權貿易的優勢,一方面引進所需海外技術等知識產權,同時協助大灣區的科研成果推出市場並發展國際市場業務。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2018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到,大灣區發展對香港而言,重點有三個,包括「雙市場」「創新科技產業」和「土地資源」。


一直以來,在與全球其他金融中心的比併中,周邊的珠三角地區都是香港強大的「靠山」,本港很多產業與珠三角地區建立了密切的關聯,如超過70%的香港珠寶產自廣東番禺,六福、周大福、謝瑞麟等品牌均在當地設廠加工。在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口岸基建完成以後,對接內地高速運輸系統、利用河套科技園與深圳合作來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對香港來說,都是新的機遇。


如果香港能夠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契機,重新在經濟發展上佔據鰲頭,將更能夠體現「兩制」的優勢與必要性。


藉灣區機遇解決本港問題


香港社會目前面對的兩大主要問題,一是經濟發展遇到瓶頸,二是生活成本高昂。如能有效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既可以為香港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突破現時瓶頸,又可以為港人提供更多元化和優質的工作職位、甚至更寬鬆的居住環境,解決部分民生問題。


那麼,香港如何才能有效地融入大灣區?筆者對此有以下具體建議。


其一,在金融、科創方面,香港應與大灣區其他城市聯合發展金融科技,通過對人工智能和電子支付等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提升區內金融機構及工商業的營運效率,例如打造高度互聯的電子支付系統、建立廣泛應用的區域平台,降低區內交易成本。


還可以在大灣區內成立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為灣區提供最佳的科創資源和平台。2018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及,特區政府將預留額外500億港元支援創科發展,其中200億港元用於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第一期。這或將成為一個積極的開端。


其二,在民生方面,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國民待遇」。現時有20萬港人在內地工作,兩萬多港人在內地安老。港人在內地工作和停留超過183日,便要向內地繳交個人所得稅。建議放寬此項安排,將出入境當天只算作半天,以及將周末和節日假期等非工作日數排除在外;更可以考慮「先行先試」,規定在內地工作的港人按香港稅率向內地政府繳稅。


此外,港人在內地只能以回鄉證作為身份識別,很多時候會遇到問題,比如申請內地電子支付系統、開設銀行戶口、使用共享單車時,常常無法辦理,港人長者在內地乘車、去公園或博物館,也享受不到長者優惠。筆者建議,可研究在廣東省「先行先試」,放寬港人申領內地身份證的規定,向在廣東省工作或安老的港人發放內地身份證明,令其在內地的生活更加便利。


醫療方面,可由特區政府定期向廣東省政府繳付差額,或研究將醫療券擴展至粵澳,讓港人在整個大灣區內均可享受醫療保障。


其三,「土地資源」是大灣區規劃帶給香港的另一項福祉。港珠澳大橋通車後,香港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之間將形成「一小時生活圈」、「三小時生活圈」,對於「寸土寸金」的香港來說,這是一個極佳的突破民生瓶頸的契機。筆者建議,可以在珠海、中山、惠州等城市興建「香港村」,興建居屋讓香港合資格居民申請。同時,也可以在大灣區內開辦醫院、健康養老中心,為港人長者提供安老保健服務。(全文完。轉載自2018年6月《紫荊》雜誌。)


原文刊載於《文匯報》2018年6月9日


原圖:大公報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