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原因拖慢港創科發展
兩大原因拖慢港創科發展
引進外來人才是促進地區在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捷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翻查在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間,有國際專利的400多萬位發明家的出生地和國籍,發現高達近四成的瑞士發明家生於外地,其次的盧森堡亦有三成半;美國雖然排第五,只有不足兩成,但它接受最多來自中低收入國家(如中國和印度)的移民,而這批外來發明家在美國產出的專利比土生土長的科研人員多出一倍。
全球都在爭奪人才,人工智能(AI)相關專才就更炙手可熱。那麼,香港又有多少這方面的人才?粗略推算,全港大專學府的AI人才儲備遠不足1000人,有「人工智能研究先鋒」之稱的中大多媒體實驗室雖然早於2001年已研究應用深度學習,但也要這兩年才開設全港首個深度學習選修課程及「金融科技」學士學位課程;同時,早前有港大教授估計整個港大只有100名AI相關人才。難怪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等投訴香港科技人才不足;去年科大楊強教授更大嘆協助華為招聘人手,連50個也招不到!
香港的大學在不同的國際排名榜上常在全球和亞洲前列,但為什麼AI人才如此稀少,連帶創科氣氛也如此薄弱?
原因之一,是香港欠缺成熟的官產學研生態圈,可以把科研成果變成產品推出市場,有助改良之餘亦令科研人員分享經濟成果,一如人人稱道的「史丹福+矽谷」模式。
這個模式起源於五十年代史丹福大學成立的工業園,是矽谷的雛形。史丹福逐步在矽谷成立了眾多研究中心,向企業輸出最新的學術成果。這些中心和企業聯手開發了大量頂尖高新技術,其中七八成的成果可用於工業生產,為大學開闢收入,也為合作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最著名的例子是Google,當年首100個Google員工都來自史丹福,今時今日則在20個員工中便有一個來自史丹福。另一個不利創科的原因,是香港市場規模太小。德國創投基金Asgard今年5月向歐洲各國政府提出促進AI初創的建議,指歐洲各國必須聯合起來,才足以建構媲美中國和美國的市場和數據規模,一如香港不能囿於本地700萬人口,應該借助大灣區近6700多萬人口,以及它與南韓、澳洲相若的經濟規模,不過建議仍有待港人消化和接納。
早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出,誰能爭取和培育到最多人才,在經濟上就會成功。故此,我希望各界都能一起擁抱創新思維,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發揮空間,香港才可以發展成為一個領先的國際創科中心。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06月04日
原圖:大公網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