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經歷近7年折騰,教育局的初中史課綱(下稱「中史課綱」)終於定稿,並於去周向外公布,新舊媒體廣泛報道,消息甚受重視。相對過去的歷次諮詢,是次的「落地稿」,各個持份者普遍「受落」是次中史課綱。 持份者普遍受落主因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4點: 其一,減少了文化特色部分的課節,大幅由37節減至21節,減少高遠的文化學習、增加較易觸動認知與情感的治亂興亡的篇幅,這對只有12至15歲的學生,在中史課堂與老師的互動學習,入門明顯較易。 其二,補回楚漢相爭、三國等史事,理順了朝代間的演變,不致中間斷纜,課綱盛載這段精采吸引的歷史,可讓源遠流長的中國象棋的「楚河、漢界」,以及現代電腦遊戲《三國演義》等教具,大派用場,增加同學的學習興趣,這點十分重要。 其三,教局過去發出的歷次諮詢稿,總不忘把香港史獨立起來,要另闢成章,其中惹起最大的爭議是,在中一課程內,要學生先學中原文化,又要獨立了解嶺南文化,然後比較兩者的分別,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難以承受的重。 這回的「落地稿」卻能正視中國的歷史發展,從來都是中港密不可分,血濃於水。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當述說東漢歷史的時候,香港有李鄭屋村古墓可作聯繫;當教授唐代歷史時,屯門已發展成唐代的軍鎮;再到對宋代歷史的講解,就必講宋王臺;而近代的孫中山先生在港的求學與革命,必與滿清的腐敗、列強的欺凌起着密不可分的關聯。 因此,把香港融入國家歷史發展的脈絡中,既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亦可呈現中國歷史的整全面貌。論從史出,未來的日子,中國歷史科的稱謂,是否以國史科可取代,值得思考。 其四,是次初中中史課綱的公布,對處理一些史料仍須搜羅,卻又敏感的課題,如六七暴動(或可稱為反英抗暴)、六四事件等,中史課綱委員會建議擇取校本彈性處理,可教不可教,是中史科老師作專業的判斷。 事實上,從學校教育現場看,中史課與其他學科在課堂內施教的情況一樣,課題教多少、怎樣教?學科老師是話事人。 上述4點改變,都是中史課綱委員會認真聽取中史科教師的普遍訴求,都是是次初中中史課綱被「受落」的最主要活水源頭。教育局早於2013年已組隊,就初中中史科新課程進行檢討,頭尾已快7年,初中中史課綱的成稿與否,是高低起落,完稿不容易。期望教育局有落地的實際行動。 讓學生明白歷史定理 首先,教育局必須讓全港中學的各持份者,正視初中中史獨立必修的重要性,這是國民教育的根本。每間學校授課節數,一周5天上課計,必須有兩節中史課的課堂,巧婦要有米炊;而教局投入資源援助學校,讓中史科教師能帶薪進修,重新學習新課綱的內容、編配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顯然重要。 其次,教育局主動找尋民間有心有力、全方位推動中史教育的團體合作,共建優質國史教育圈,也應同步進行。 最後,筆者不得不提的是,初中中史課綱落地後,高中中史的課程必須承接,每周兩節的「獨立專題必修」卻不用考試的新中史高中普及課程,現在就應開始認真探討,6年後須要落實,還香港中學生更全面認識國史的一個公道! 事實上,初中中史新課綱在盡量照顧整全的中史遞變之餘,仍有無法避免的結構性缺漏,哥情嫂意難以相容。茲舉數例: 一、每級史料仍重,如中一要由史前教至唐末,老師教授浩瀚內容時,難免走馬看花,更難有空間進行如課綱所示,要推行探究式教學活動; 二、魏晉南北朝部分,於政治史部分毋須教士族政治,卻要在文化特色部分探討士族的生活面貌,老師須找尋時間教授為學生補底; 三、隋唐部分不教煬帝亂政,在貞觀之治中,又如何突出太宗成功的原因是「以隋為鑑」?又如何讓學生明白秦、隋君主均屬倒行逆施以致速亡的歷史定理。 要補上述初中課綱的浮光缺失,高中中史新的普及課程應要制訂,而以獨立專題必修的,卻不用考試的形式出現。這無疑是中學國史科的上佳出路,對學生的身份認同、民族與文化認知,乃至情感的牽動,必有大幫助。 錢幣的另一面,行內人都清楚知道,初中中史整全的課綱顯然落地,若認為已是句號畫上,教局只須補上幾條指引便功德圓滿的話,初中中史課綱出現之後,中史科的前景並非是黎明的開始,而是更黑暗的再現。 最後,以「初中中史課綱落地,步履要向前」作結。 原文轉截至《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6月2日 原圖:大公報
初中中史課綱落地 步履要向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