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沒事找事,又再企圖炒熱母語和母語教學的話題。其目的可能是以為確立了港人的母語是粵語,有別於普通話,便可為「自決」或「港獨」尋找依據。
其實現時大家所理解的粵語或廣東話,較為準確的,應叫做「廣府話」,是廣州佛山一帶的方言。廣東省方言眾多,幾乎每個縣都有自己方言。秦始皇統一了文字,就是沒有統一語言。香港是一個多族群社會,每個族群都有自己母語,因此認為粵語是全體港人的母語,是說不通的。
粵語普通話英語本無矛盾
實際上粵語可以說是港人共同語言、日常用語,這好比普通話並不是中國人母語而是中國人共同語言、英語不是全人類母語而是世界共同語言一樣。粵語、普通話與英語本來並無矛盾,特區政府的語言政策也是三語並重。有人硬是要把水攪渾,企圖在渾水中製造對立,的確是無風起浪。
話說回來,粵語確是值得珍惜的語言,因為北方經歷了五胡亂華,把中古音也亂了,現代普通話就只剩下「平上去入」四音了。而粵語仍能保留中古時期的音調, 「平上去入」除分「陰」、「陽」外,再加上「中入」共有9 個音。因此外省人都覺得粵語很好聽;用粵語朗誦古典詩詞更有韻味,粵語歌曲也較婉轉動聽。
但如果以為粵語可為港獨加分,就大錯特錯了。如真的要獨立,就得設計一套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越南和朝鮮就是這樣實行去漢化的,港獨可有這能耐?
當年政府提母語教學無深思熟慮
能用母語教學當然最好,這是不證自明的。但對於那些母語並不是共同語的族群來說,這卻是可望而不可及,因為國際慣例都是用共同語作為教學語言。以本港為例,所謂的母語教學其實是粵語教學,亦即是香港的共同語教學。以粵語為母語的族群當然可以接受母語教學;但那些不以粵語為母語的外省人及南亞裔人,就無法接受母語教學,而必須接受共同語教學了。因此當年政府提出母語教學的政策,在正名時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只考慮以粵語為母語的多數人,而沒有考慮母語不是粵語的少數人。但這都只是名不副實而已,反正這麼多年也沒聽說少數族裔要求母語教學,樂意接受共同語教學。
現時一些人起哄也絕不是因深愛母語教學,而只是以此來抗拒普通話教學而已。如果真的鍾情母語或粵語,那麼首先應該反對英文學校,因為在那裏母語教學才是所餘無幾。
為什麼用香港共同語粵語教學、用世界共同語英語教學都可以接受,唯獨用大中華共同語普通話教學就不可以接受呢?除了那些港獨自決分子千方百計地去中國化外,也有一些年輕人看到有人因為成功推翻政府的教育政策而名成利就,故而爭相效尤。政治上成王敗寇,能名成利就固然好,怕只怕弄不好只會前途盡毁。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8年5月30日
原圖:文匯報
母語教學遭無風起浪「獨派」圖製造對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