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社會內耗非常嚴重,一個突出的體現是,一些本應不會引起激烈爭論的議題也會引起社會激烈爭論,一些本應不會引起社會撕裂的議題也會引起社會撕裂。以近日「大灣區人」爭議為例,筆者認為是多餘的,可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大灣區人」作為一個無法律效力的願景、概念和生活模式,與一國兩制方針政策是相輔相成的,意味着香港在保留「兩制」的情况下,港人可獲得更大更多元的發展和生活空間。從此港人就業選擇更多了,也可到更低成本的地方創業,擁抱更大市場,朋友圈更大,消閒娛樂選擇也更多。
願者參與有何值得非議?
簡言之就是港人的發展和生活可不用再局限於香港, 「大灣區人」可以更低成本獲得更多選擇。港人現有的權利、保障和優勢,將來依然存在;港人現沒有的選擇、所沒有的發展和生活空間,將可擁有,並且成本更低。「大灣區人」作為一個「有賺無賠」的概念,任何人都有接受或抗拒的個人自由。願者參與,有何值得非議?
事實上「大灣區人」絕非一個新概念,在國家改革開放之初已有大量港商到大灣區投資設廠做項目。上世紀90 年代開始港人北上消費,到深圳購物,在大灣區買房和旅遊也愈來愈流行。近年更有不少青年「創客」選擇到前海、橫琴、南沙等自貿試驗區創業,享受當地優惠政策。
所謂「人望高處,水向低流」,無論有無人提出「大灣區人」的概念也好, 「大灣區人」作為一個群體或生活模式是早已存在的事實,是一個難以阻擋的自然趨勢,並且已讓不少港人獲得實際益處, 「飲了頭幾啖湯」。試問一下,過去港人到內地投資設廠、消費娛樂、旅遊置業,有無損害一國兩制?倘若答案是沒有的話,豈非證明了「大灣區人」與一國兩制不但沒有衝突,反而相得益彰
大灣區仍需拆牆鬆綁
當然,從政策規劃角度,大灣區仍有不少改善空間,需進一步改革和拆牆鬆綁。說實話,現時做「大灣區人」,成本仍是太高了!舉例:往返港澳的交通費便超過300 元;由尖沙嘴坐港鐵到羅湖或福田開會,車費也達80 元。如果要乘搭高鐵或動車,車費便更高了!此外,政府也要研究在制度和設施上改善現時通關安排,縮短大灣區內各口岸輪候時間,甚至研究仿照深圳灣模式,爭取在更多陸路口岸實施「一地兩檢」。此外,粵港兩地車牌申請資格和限額亦應考慮放寬,大灣區內長途電話和數據漫遊額外費用亦應取消。
有能力、看到機遇的港人,其實一早已主動融入大灣區了。倘若融入大灣區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進一步降低,不用因邊境和制度問題而額外繳付更多「融入成本」,相信會更有助普羅大眾融入大灣區,享受作為「大灣區人」的各種優勢和便利。更重要的是, 「融入」是個人選擇自由,任何人也有權選擇要不要成為「大灣區人」,悉隨尊便,誰也不要阻誰,也沒有什麼好罵!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8年5月30日
原圖:大公報
「大灣區人」爭議 太無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