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歷史的過去、現在、將來
武漢:歷史的過去、現在、將來
武漢予外界的印象,是遠比上海低調。一提到洋務運動,大家都會立刻想起上海。武漢只算是一個內陸的二線城市,其名氣甚至比重慶和成都這些西部城市還要遜色一點。但如果翻開中國現代化運動近150 多年的進程,那武漢肯定是佔據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地位。


在近代史上,武漢和張之洞是分不開的。而武漢對中國現代化的貢獻,也是由張之洞擔任湖廣總督時開展。張之洞可以說是一位傳奇色彩非常濃厚的封疆大吏,逸聞趣事特多。而張之洞對湖北和武漢的貢獻,在上周本欄中已經詳細介紹過。而集中在軍事、教育以及工業上的革新,放在100 多年後的今天,這3 項仍然是全國邁向現代化富強國家的發展重點。


張之洞被輕視有失公允


張之洞在歷史上的地位,往往都是貶多於譽,這也可能是令到武漢的歷史地位一直被低估的其中一個原因。張之洞為一般歷史學者、歷史小說家和掌故專家輕視的一個原因,和其「好大言」的風格不無關係。他有兩句名言: 「身為疆吏,固猶是瞻戀九重之心;職限方隅,不敢忘經營八表之略。」誇誇其談之餘,也不無「擦鞋擦得太明顯」之弊。而張之洞本身出自清流, 「好大言」是其本質,而出任封疆大吏的要職之後,仍然難改其本性。誇誇其談之下,就令到一般評論產生負面印象,最終落得「放言高論、志大才疏」之譏。


張之洞在武漢的功績,不是一些史家、小說家和掌故專家來決定,其成績是有目共睹。今次到武漢考察,就參觀了大冶鐵礦和新冶鋼。大冶鐵礦是張之洞就任湖廣總督時,在1890 年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人才開辦而成,成為第一家用機器開採的大型露天鐵礦。而張之洞在1891 年籌建漢陽鐵廠,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官辦鋼鐵企業。而幾經改革重組,成為了武漢目前可以出產航天特鋼的大型鋼鐵公司新冶鋼。


由張之洞提出經辦的冶礦、軍工、機械、工業製造,以及各種紡織輕工業工廠為數眾多,而除了工業機械製造之外,張之洞對武漢以至整個中國改革發展最大貢獻是修築盧漢鐵路。在1889年,張之洞向清政府提出修建連繫北京盧溝橋至武漢,之後再伸延到廣州,貫穿華北華中的鐵路。此條鐵路不但成為中國中部運輸的大動脈,而因為長江是橫向的主要運輸航道,而長江和盧漢鐵路一縱一橫,武漢正是其中水陸的交匯點。無論是由河入陸,還是由陸入河,武漢都是扮演着樞紐角色。這項基礎建設,除了鞏固了武漢「九省通衢」的地位,也改寫了附近省份的運聯模式。


這些工業和基礎建設,就算不算是功業或重大成就,劃為「高談闊論」或者「好大喜功」,肯定有失公允。


張之洞在武漢除了對工業和鐵路建設之外,他個人是偏向接受創新改革的思路,其對武漢教育事業的改造,貢獻一直遺傳至今。而對張之洞贊成廢除科舉, 更被一些守舊派視為「過橋抽板」。張作為清代科舉的受益者,而最終支持廢除這個制度,其實已經可以表現出他的眼界視野。而時至今日,教育還是武漢以至整個湖北省的競爭優勢。這也是湖北和張之洞在中國現代化歷程中,值得一書再書的貢獻。


張之洞另一為人熟悉的主張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兩句說話,曾經是中國摸索現代化道路過程中的一根標竿。這種提議,雖然存在很大爭議,但經過150 多年的艱苦進程,廣義來說,又不能一下子否定。起碼這種混合式的思路,就比「全盤西化」來得合乎現實。而當下國家堅持要走自己的道路,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也是有某些共通點。


「留漢九條」積極吸納人才


迎向未來的「兩個100 年」,武漢似乎提足勁道。背負着中國走向現代化先驅的使命,在基建、人才和工業創新的固有基礎上攀登發展,武漢不但有每年培育超過100 萬名大學生的原有優勢,而整個湖北省政府也以留着和引進人才為重中之重的政策。除本地畢業生之外,近年主動出國辦解說會去招攬人才,吸引了2000 多名海外高層次人才跟湖北省的企業達成合作協議,並在全國率先推出大學生「留漢九條」,提供落戶、住房和收入三大專項優惠政策。省政府的積極和主動去國內外招攬人才,這對固有的百萬畢業生起一個帶動和聚集效應,外來的專才更成為本省畢業生留下發展的其中一個誘因。


武漢在整個中國版圖中處於中間戰略位置,在歷史上成就了結束皇朝帝制的革命地點,在150年的現代化征程中,在工業、基建、教育和軍事上都是敢於改革創新的先鋒。那在未來邁向現代化富強國家的30 年奮鬥中,武漢當然不能缺席。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刊載於《明報》2018年5月24日


原圖:新華社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