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一天也嫌太長。大約365 天以前,梁振英發表上任第一份《施政報告》,投放逾百億元改善社會和經濟環境,不少是一次性的非經常性撥款,結果引來萬箭穿心,甚至有報道稱他遭財爺拖後腿,不予放水;365 天之後,他發表第二份《施政報告》,大力扶助基層,為下一代推展教育機會,經常性開支約200億元,又遭人詬病不按「量入為出」的原則辦事,花錢買民意。
翌日部分報章評論也採取相若論調,但市民致電「烽煙」節目卻對大部分建議頗為受落,民情與輿情又一次出現落差。
電視論壇中有主持質疑梁的做法有違《基本法》規定量入為出的理財原則,要求他以具體數字解釋如何能從推動經濟中抵消這筆非經常性開支。其實,這個問題早於董建華政府年代已有論述,當時香港飽受亞洲金融風暴和沙士疫症狙擊,其中一年出現財政赤字,有議員質疑情況是否符合《基本法》規定。
當年政府的解釋是量入為出、保持收支平衡應以一段合理期限平均計算,不能以出現單一次赤字便指違背《基本法》,這說法合情合理,廣為大眾接受。事實上,梁建議支出的200億元以目前的財政狀況衡量,可說綽綽有餘,相當穩健,若要求政府須具體說明如何從經濟提升中取得某筆款項,才能花相若金錢扶貧,既不合道理,更不合民情。
《施政報告》中最矚目之處自然是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這計劃有別於綜援,主要是鼓勵受助者自力更生,多勞多得,再不講道理的批評者,也不能用「養懶人」這等煽情詞彙加諸梁身上。而在職貧窮問題一向都是部分泛民政客攻擊政府的軟穴,現在也遭封着。
至於長者醫療券一下子來個對翻,由1000 元加至2000 元;而長者乘車優惠則擴大至專線小巴等等,也換來不少掌聲。
其實,公眾不妨把焦點擴闊一點,多聚焦於培育下一代,建議措施包括增加學前教育學券金額、增加學童津貼、資助學生海外升學和交流等,這有別於救民於水火的即時措施,投資於下一代當可為社會未來帶來回報,花的每一塊錢都可望賺取以倍計的「利潤」,而教育下一代亦正是中產階層最企盼的其中一個目標。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只要是民生所繫,輿情如何,特首也毋須介懷,行之正道便好,讓市民生活過得好一點,何罪之有?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4年1月17日
圖:cxtuku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