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人才爭奪戰 港如何突圍?
全球科技人才爭奪戰 港如何突圍?

本文作者為鄧淑明博士/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促進香港和內地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是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


加上自去年下旬發布的《施政報告》重點提出加速引進專才,《財政預算案》又分別注資100億於創新及科技基金,以及支持建立醫療科技創新平台、人工智能、機械人創新平台,及為企業科研開支提供稅務寬減等,還有政府日前推出為期3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以先導形式,在今年6月開始,簡化申請手續和減省所需時間,審批配額由過往4星期縮短至兩周,一間企業每年更最多可獲批100個配額,而可申請的人才領域全是世界最熱門的,包括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機械人技術、大數據、金融科技和材料科學等。一時間,爭奪科技人才成為城中熱話。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高級研究員Rodriguez-Montemayor博士便引述研究,指美國由1995到2005年間四分一科技初創都由外國出生的企業家創立,而這些外國人擁有的專利比本土美國人多一倍。


全球拋方案 爭奪高科人才


因此爭奪科技人才已是全球之戰,澳洲在今年3月中推出的新計劃也着意吸引全球高科技人才,加拿大在去年中也更新了《全球技能策略》。


澳洲的《全球人才計劃》,讓兩類企業僱用外籍人才:(一)科技或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相關的初創可聘用海外的技術專才,當然這些初創須經政府認可;(二)營業額達400萬澳元(約2,400萬港元)的企業,也可聘用外地具經驗的專才(年薪要至少18萬澳元,約107萬港元)。這些簽證維持4年,第3年可申請永久居留權,今年7月會展開為期一年的試驗。至於加拿大的《策略》,批核創科人才和家屬只需兩星期,短期逗留參與研究項目的科研人員更毋須工作簽證。


不過,比起內地的大刀闊斧,這些措施相對溫和。過往內地高學歷人才不少都到歐、美、日、韓等地工作,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10個移民中,超過一成來自內地,由2009年的46萬激增到2011年的53萬。


但是,自從中國外國專家局由10年前推出俗稱「千人計劃」,引進外來人才的步伐日趨進取,人才外流的情況逐漸扭轉。這個計劃全名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從2008年開始,計劃以5到10年時間,為國家重點創新項目、重點實驗室、金融機構及高新科技產業等引入外國人才。只要符合資格,待遇相當豐厚:入選的專家可獲多達300萬至500萬人民幣(約369萬至615萬港元)的科研經費補助;生活上,如戶籍、醫療、住房、子女入學、稅務等也可獲優待。


香港追落後 簡化輸入專才


去年有來自73個國家的90萬外國人在內地工作,這在80年代不足一萬,30年間增幅逾90倍。而《福布斯》在《2018年全球人才流動》報告中,表示中國將於2022年成為全球人才「交換中心」——她出口和入口人才同樣全球最大,可見早年人才計劃的成果。


由此各地衍生了不同的專才引進方案,深圳的成績有目共睹。深圳在2010年推出的「孔雀計劃」,以重金招攬人才,單在2017年已引進10萬人才,到今天全市的科技專才逾400萬,佔常住人口近4成。計劃提供世界一流團隊8,000萬元人民幣(約9,841萬港元)的資助,每年政府在這方面的預算達44億(約54億港元)。結果,深圳在《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17》中,「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而2017年生產總值(GDP)也超越了香港,達2.24萬億人民幣(約2.76萬億港元)。


欠「官產學研」生態圈 成果難分享


去年底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lMD)的《世界人才報告》指出,香港在教育、在職培訓、生活質素、薪酬和稅率等多個範疇的綜合表現在亞洲區第一。正因為香港是「走出去」的國際城市,與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不同,所以中央給香港明確定位為「國際創科中心」。事實上,我們一向強於培育人才,也有開放的社會、完善的基建設施、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法治等固有優勢,不過在引進和留住人才以提升創科上,香港仍然有不少困難,例如住屋問題已足以令外派員工卻步——香港已是連續兩年穩守亞洲高檔住宅租金最昂貴的城市,難以令外來人才安居樂業。


同時,香港缺乏官產學研的生態圈,少有能把科研技術商業化後,改良成為產品並推出市場的成功案例,更遑論讓科研人員分享努力的經濟成果了。本來政府作為其中一個最大用家可以帶頭促成,但政府落實新措施程序繁複,例如智慧燈柱由去年提出,要用3年時間即到明年中才可陸續啟用首50枝燈柱。


老實說,兩、三年內完成一個試驗計劃,以政府來說不算太慢,然而科技一日千里,測試的技術在3年後也許已經落伍。政府另一項智慧城市的重點計劃——建立「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l),更要等到2023年,屆時市民才可以享用政府一站式的開放資訊數據服務。這些資訊共享平台在歐美及新加坡等地早已建立,並非新鮮事物,我們卻要等上好幾年,更削弱香港在創科發展的潛力,對此我感到非常無奈。


本月初,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強調,香港不可以再「食老本、等運到」,又認為本港創新科技要「急起直追」,但願政府能多方檢視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動創科,才不致落後於人前。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8年5月16日


原圖:大公報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