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台上的情書
斷頭台上的情書

聽過很多山盟海誓、地老天荒的愛情故事,但都不及這一個……


一九二三年,在巴黎勤工儉學的周恩來,給身在北京師大教書的鄧穎超寄了張明信片,向她求婚。明信片印着德國共產黨創始人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的畫像,背面卻寫着驚心動魄的情書:「希望我倆的將來,也像他倆一樣,同上斷頭台。」那年代的革命璧人,真配得上「拋頭顱、灑熱血」六個字。


我小時候很喜歡周恩來,粗眉下配一對大酒窩,當年中國領導人少有這樣型和帥。後來知道他去過日、法、英、德留學,懂多國語言,是出色的外交家,更心生敬佩。


帥哥身旁的鄧穎超不漂亮,但她的故事,卻淒美動人。一九二七年,剛難產的鄧穎超因要逃避國民黨追捕,身體未復元便隨周恩來由廣州跑到上海,結果身體受損,從此無法再懷孕。故她與周恩來沒子嗣,卻專門撫養烈士子女,把一個個革命遺孤視如己出。


周總理最讓人樂道的就是他的熊貓外交,話說一九七二年,美國總統尼克遜夫婦訪華,午宴時尼克遜夫人拿起枱上的「熊貓」牌香煙,抽後讚不絕口,周總理隨即說:「總統夫人,我們送你一些吧!」尼克遜夫人疑惑:「送我甚麼?香煙?」周總理道:「不,是送你們大熊貓。」之後,一對雌雄大熊貓就被送到美國國家動物園,從此大熊貓成了中美友好標誌。


這些共產黨人艱苦建國事跡,回歸後竟成了香港人忌諱,一講,就是洗腦。直至近年內地電視劇蓬勃發展,我們才有機會在一些傳記式劇集裏,細味革命先烈走過的路。其中一齣叫《海棠依舊》,寫的就是這位人民總理的故事。


早陣子我在北京小住,晚上電視台正重播《海棠依舊》,說到周總理病重的日子。看他剛動完手術,還爬起來在病榻批閱文件,忙了一生,都無暇抬頭看看院子的海棠花開,不禁肅然起敬,當年的先烈,就是有這種為國家鞠躬盡粹的情懷。


最後日子,周總理寫下遺囑:「把骨灰撒在祖國河海大地,見證這個國家的未來。」當年還未流行撒灰,周總理早已身先士卒,把靈魂與國土融成一體。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陷入昏迷的周總理忽然清醒,執着鄧穎超的手說想唱《國際歌》,唱着唱着,總理的生命就在兩人的歌聲中終結。當年舉國哀悼的情景我仍記得深刻,靈車經過天安門廣場,百萬民眾自發聚集,十里長街送總理。


今年,是周總理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斯人已逝,但海棠依舊,望精神永存


原文刊載於《頭條日報》2018年5月10日


原圖:新華社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