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安居
夢安居
本文作者為建造業議會主席陳家駒 日本於1937年製造了「七七蘆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38 年廣州淪陷後,香港亦失守,被日軍佔領;直至1945年 日本被原子彈轟炸,宣布無條件投降,才結束八年的侵華暴行。中國人民在「八年抗戰」中死傷人數高達數千萬。 香港經​歷了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經濟千瘡百孔、民不聊生,再加上廣東省大量難民湧入,住屋嚴重不足。很多人無家可歸,被迫露宿街頭甚至野外,慘不忍睹。 1948年4月17日,當時的聖公會何明華會督,聯同多位社會賢達,包括關祖堯爵士、張家維先生、陳乙明先生等成立了香港房屋協會,以一個非牟利的民間組織,協助基層市民解決住屋的問題;直至現在房協也是以這個宗旨服務香港。 房協在1952年開始獲香港政府以低於市價批出土地,興建大型屋邨供低收入人士入住。全港首個廉租屋邨,是房協於1952年落成的深水埗「 上李屋 」(現已重建為「樂年花園」),亦是首個設有獨立廚房和廁所的屋邨。 很多房協屋邨都以創會委員的名字來命名,以紀念他們的貢獻,包括筲箕灣「明華大廈」、葵涌「祖堯邨」、紅磡「家維邨」、沙田「乙明邨」等。現時房協轄下共有20個出租屋邨約32,600個單位,住戶人數約86,000人。 香港建造學院院長黃君華博士與家人在1962年搬入明華大廈,是第一批入住的居民。回想童年往事,院長最深刻是當年家中沒有冷氣,每到夏天晚上,他和左鄰右里齊齊搬帆布床到樓梯大堂睡覺的日子。中學時入選籃球隊的院長又提到設在走廊盡頭的曬衣房,在他和鄰居的創意下變成「籃球場」。把籃球射過掛「衣裳竹」的欄杆,練習百步穿楊的技術。希望在他的帶領下,建造學院可以創出輝煌成績。 房協於90年代開始推行「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包括青衣「宏福花園」、鴨脷洲「悅海華庭」等;又在1999年開展「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分別有將軍澳的「樂頤居」及牛頭角的「彩頤居」。2002年起參與市區重建項目,如深水埗的「喜雅」等「大四喜」系列屋苑。 房協的委員來自各行各業,有銀行家、會計師、社工、律師、醫生等,亦有很多是房地產發展、建築和物業管理的專家。大家都是以義工形式,與房協管理團隊同心協力解決香港重中之重的老問題──房屋。 我於2005年成為房協監事會委員,開始參與房協的工作。在2008年加入執行委員會,我們成立了一個建築小組,協助檢視各個發展項目的設計、用料等等;在施工期間定期到工地視察進度和品質,相信現時居住於北角丹拿山長者屋苑「雋悅」的老人家、筲箕灣「樂融軒」、深水埗「喜」字系列屋苑的住戶應該感到滿意。其實眾多設計中,我最喜歡的間格是在天水圍濕地公園旁發展的低密度長者屋苑,但可惜因為要保護雀鳥免受騷擾,政府部門對建築過程有嚴格的要求,以致建築成本增加,破碎了我與雀鳥共眠的長者安居夢。 今年是房協成立70周年的大日子。房協向轄下每個出租屋邨單位成員派發70元購物券「利是」,可在房協旗下商戶使用,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好安排。 房協是70年前因為香港的房屋問題而成立,可惜70年後這個老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原文轉載自建造業議會網頁 2018年4月30日 原圖:香港房屋協會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