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辯論當以「總量」為本
土地辯論當以「總量」為本
本文作者為資深傳媒人黃永
議員批評特首把保育海港和房屋需求放在對立面,但他們又何嘗不是把高爾夫球場和房屋需求設定成主要矛盾點?可是與其各打五十大板,當前急務是必須以解困新聞學角度,先清楚定義問題,然後才有機會找出相對較佳的答案。 沒錯,從誅心學出發,勾起對貧困小朋友居住環境惡劣的影像,以及挑動群眾的仇富情緒,確實較容易吸引注意力,但對引發思考和討論卻無裨益。此中一個非常基本但社會各界經常忽略的問題,正是:究竟目前香港還需要多少公頃的土地? 不把「目標土地供應量」這個數字放在整個土地大辯論的核心,所有爭拗也許都沒有任何意義。質疑高爾夫球場為何只能建造那麼小數量的單位?在這個問題之前,更重要的是,就算把整個球場作高密度發展,土地供應是否便可以達標?如果仍然不夠,政府始終還是要找其他地方開發,也就是一定會影響到其他市民和其他階層,到時又會有其他反對聲音。 「填海填多少」才是關鍵 早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立之初,小組主席黃遠輝便強調,特區已經確立未來土地需求跟目前可供應的土地,大約有1200公頃的短缺。留意此1200公頃之數,該視為「最少也要1200公頃」,亦即minimum requirement,因為隨着香港人對生活質素的追求,我們將來要求的人均居住面積應該會提升,到時1200公頃也不足夠。 另一方面,社區力量的壯大與發展期間至少經歷4次區議會選舉,也肯定拖慢土地和公屋開發的進度,是故要追上現時的土地短缺,政府必須規劃超過1200公頃的土地才會有buffer。 以此思路推進,則大約只有170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極其量只能滿足特區目前整體土地短缺的14%;即使成功扳下權貴而全取球場來建屋,另外那86%土地從何而來,市民仍要有一定共識,始能真正解決問題。 現時政府的推算,可填海的面積可達1500公頃,表面上可一次過解決土地短缺的問題,但填海造地需時近20年,那由現在到2038年的土地需求,又可以從哪裏來? 答案其實十分明顯,就是郊野公園邊陲和棕地。郊野公園由於不涉業權問題,所以預計可發展的那40至50公頃的土地,能為未來5到10年土地不足提供一點紓緩效果,然後在填海完成之前,便要靠棕地接力(大概有300至400公頃)。 最後一個問題是,既然填海完成以前,香港已發展至少500公頃的土地,那麼填海造地的量應該是多少公頃?應該是最少要求的700公頃(即1200公頃減500公頃)?還是容許政府填更多來作土地儲備(land bank)? 「填海填多少」在整個土地大辯論裏,實屬極其關鍵的課題,因為一旦把海面填了,便回轉不來,而且填海工程規劃需時,彈性相對低。從輿情角度分析,盡量縮減填海面積,理論上可減少民意反彈,加上大灣區的發展對本港人口遷移的影響難料,估計作最小量填海,似是各黨各派妥協後最終會得出的結果。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04月04日 原圖:RTHK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