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部分的所謂選後分析,即使是相對客觀的數據拆解,也往往跌進一般「哭波喪」陷阱:專注檢討自己一方之不足,道盡後防如何不濟、前綫怎樣未有把握機會,卻未有看清楚對方為何踢得更佳——正是寧滅自己威風,莫長他人志氣——好像只須彌補己方漏洞,下次便會必勝。
不過,修補漏洞屬於所有選舉工程的最基本工作,不補必敗,但是補了也不見得穩贏:畢竟選舉乃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故選後分析必須包含預計對手往後如何出招,以及己方內部有可能出現的危機。本文嘗試從對立面互望,初探建制與非建制派在往後應各自如何部署。
打抹黑戰 非建制派尤須清廉正直
就大形勢來看,所謂六四黃金比例是否已經被打破,還是因部署失當而讓建制派突襲成功,其實毋須深究。當前可以肯定的政治現實,是建制與非建制的票數誤差均相當接近:鄭泳舜只是以2,000多票險勝,也有不少人相信區諾軒和范國威真告急。加上,今次是首度必須核對身份證正本始可投票的一次選舉,令建制派長期被泛民懷疑的只是動員隱形或偽冒選民,而「實際上建制支持者不是那麼多」之說,已極難確立——換言之,在單挑情況下(除了下回九龍西與新界東的補選外,還有明年區議會選舉),兩陣對決除了必須穩守本來票倉,也要有一定數量的游離票支持,始能夠「以點數擊倒」對方。
要盡取游離票,陣地戰在所難免。但親身接觸選民交流、握手只屬基本功,陣地戰之勝負分野,從來在於成功抹黑對手,這一招在海外各不同層次的選舉已持續得到證實,故外國的參選人很少會自己告急,反而會在選舉尾段狂谷負面廣告來數落對手:皆因散播八卦的力量,幾近永遠較博同情傳得更快、也擴得更大。
毫無疑問,假若要數落對手,擁有較多資源的建制派必佔上風——如是者,非建制派選人出征,形象清廉謙遜、正直不阿,已屬前設,亦即過去數年借打造自己成為搞笑親民KOL(Key Opinion Leader,即關鍵意見領袖)為主要選舉工程,今後此路不通。然而,即使自身謹言慎行,展現痛定思痛的一面之外,也許更重要的是非建制派每一位參選人,必須自己釐清對於港獨與抗爭的立場,以免溫和泛民和激進本土兩頭不討好,兼讓建制派能以此全面牽制選情。
港獨抗爭未釐清 泛民難團結
事實上,今次區諾軒回應自己焚燒基本法的辯解,以至姚松炎投票前兩天承諾會拿出大部分議員薪金資助抗爭,均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建制派一方面會藉此向對手施壓是否變相支持港獨,同時本土激進派也會質疑這些非建制參選人的誠意和決心;另外,傳統泛民支持者亦難免會有臨門又要被迫含淚投票之感。
非建制派一日未能釐清對於港獨與抗爭的立場,要展現團結一致便會十分困難。特別是現時尚餘的兩場補選:新界東梁國雄和九龍西劉小麗均曾被質疑是否真誠擁護基本法,加上最近這次修憲把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正式入憲,支持結束一黨專政者今後能否成功入閘,頓成疑問。到時有支聯會成員為骨幹的民主黨和工黨是否已經準備好回應?到時應如何安排Plan B?還辦不辦初選?
泛民勿再搞初選 走「棄選」策略
從上回初選亂局來看,非建制派似乎應該接受自己有性格缺陷,打消再搞初選的念頭,宜走2016年那種「棄選」策略:各黨派先穩住地區樁腳,再在論壇圍剿建制派參選人,在最後3至4天一同推舉一名最後衝綫者。此策最大好處,是人多而不怕被選舉主任DQ(即取消資格),壞處是讓較大及較老牌政黨(主要指民主黨和民協)在資源上有明顯優勢,削弱較傾向本土派參選人最終出綫的機會,以至影響本土派選民的投票意慾——但在面對目前建制派日趨壯大的聲勢下,重新依靠大黨的品牌效應,也無可厚非。
至於建制派的部署上,由於非建制派將來的策略已可預料:即地區工作加悲情牌,故建制如能擺平黨派之間爭風呷醋,借鄭泳舜今次「零的突破」之聲勢,以其首個在立法會的動議辯論來設定全港性議題。由於建制派在今次補選後,仍掌握分組點票的否決權,故此鄭泳舜大可借九龍西選民賦予選票授權(mandate),在議會內以壓倒性票數助建制派再勝一仗,必然有助整個建制派在未來的選舉掌握主導權。可能性之一,是由他提出能阻止前述「棄選」策略的法例修訂,藉此鼓勵公平競爭和確保公帑不會因為有大量參選人臨門脫腳而遭浪費云云,可謂既中聽也佔了道德高地。
建制推銷希望奇迹 拓新票源
其他建制派參選人又如何?非建制派打悲情牌,建制派自當反過來推銷正面的「希望」和「奇迹」信息——特別是如今有了鄭泳舜這個成功實例,一些本來認為自己的一票左右不了大局的冷漠中間派選民(多數是在政治光譜上屬中間偏藍那一批),或許會受所謂「奇迹」感召,而決定走出來支持建制派一次試試看。從開拓新票源的角度,此乃絕對順理成章之一着。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下回補選陣地戰 勢抹黑爭游離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