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補選「非建制派」得票大打折扣
立法會補選「非建制派」得票大打折扣

本文作者為陳振寧/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秘書長 是次立法會補選以約42.7%的投票率結束。在不計算2010年五區補選的情況下,相較以往香港島兩次補選(2000年的33.27%;2007年的52.06%)及新界東一次補選(2016年的46.18%),是次立法會補選投票率偏低。 偏低的投票率的主因很大機會來自「非建制派」表現相對不穩。其候選人未能取回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中的得票:姚松炎獲10.5萬票,為換屆選舉17.7萬票的59.3%;區諾軒獲13.7萬票,為22.9萬票的59.8%;范國威獲18.4萬票,為34.8萬票的52.9%。 相比之下,建制派表現相對穩定。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中,建制派候選人分別於香港島、九龍西及新界東獲得14.7萬票、10.2萬票及17萬票(只計算民建聯、工聯會及新民黨選票)。是次補選建制派候選人分別於香港島、九龍西及新界東獲得12.8萬票、10.7萬票及15.3萬票,取回87.1%、104.9%及90%。相較「非建制派」,建制派於協調上更能克服派系之間的矛盾、利益衝突等問題。 這裡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非建制派」選民為什麼投票的積極性較低。有關因素可從整體香港狀況、氣氛的宏觀層面以至個別候選人的微觀層面來分析。 宏觀層面而言,香港經濟狀況較好等,令選民傾向認為沒有迫切性去投票。而且,補選前不久為農曆新年,節日氣氛令各陣營的選舉工程的影響力減弱,未能營造更大的選舉緊張情緒。還有,是次補選為單議席單票制,候選人需要向政治光譜的中間位置靠攏,有別於比例代表制之下激進政治力量能在政治光譜上找到生存位置。若然「非建制派」候選人本身被視為較「激進」,更不利其於單議席單票制下的表現。 中觀層面而言,雖然「非建制派」候選人都針對取消參選資格及議員資格、財政預算案、內地修憲等議題出招,但是有關議題只是短時間內被「炒熱」,後期若隱若現,未能成為動員的焦點。而且,這些議題上,即使是「非建制派」的選民,也未必一面倒支持其陣營的決定及表現,或認為有關議題貼身。 舉例而言,是次補選是因為有政客喪失議員資格所引起,但是此結果之所以出現,是因為這些議員的宣誓在法律上未能過關,這可能令部分「非建制派」選民失望,打擊其投票意慾。還有,是次補選中,充斥着大大小小「非建制派」內部的負面消息,令部分選民生厭,選擇不投票。 微觀層面而言,三個選區的候選人各自面對不同的問題:香港島方面,「非建制派」本身擬派周庭參選,但是周被取消參選資格,由知名度較低的區諾軒頂上。在眾多「非建制派」人物和政團的線上線下宣傳、跟對手的激烈爭辯等因素下,區諾軒於一個月多的時間內快速提高知名度,取得部分「非建制派」支持者投票,也不容易;其於選舉期間被揭發曾焚燒基本法,難免令到部分溫和反對派選民對其卻步。 新界東方面,本身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范國威被指跟「本土派」之間的關係一般,部分「本土派」更宣揚「焦土策略」,令范國威最終只能取得18.4萬票,遠低於2016年新界東補選中梁天琦與楊岳橋合共取得的22.7萬票。九龍西方面,姚松炎最終敗選,原因是他作為「空降」、無政團背景的候選人,並不像區諾軒及范國威本身為區議員,更需要強而有力的地區組織支持。但是姚氏的選舉重心被指更多放於線上,未能很好地展開地區工作。更甚的是,「非建制派」初選的討論,引起馮檢基與「Plan B」的爭議。雖然馮氏於選舉期間曾為姚氏助選,但是對馮氏的支持者而言,印象更深的是初選的矛盾,即使樁腳盡力拉票,也無助扭轉選民的投票意慾。 總的而言,建制派於補選的地方選區取得一席,反映其更團結、動員能力更佳。是次選舉結果令「非建制派」陣營以至支持者彌漫一定的悲觀情緒,這會否令稍後的立法會補選出現「鐘擺效應」,令人關注。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8年03月13日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