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對華的經濟發展戰略部署一直都是精心策劃、重視有加,由1994 年開首投資蘇州工業園,之後在2007 年在天津投資生態城,都是針對中國兩大經濟帶的規劃而作出的。而第三個國家層次的合作項目,就選址於西部地區。而合作項目不以開發園區的形式進行,而是以戰略性互聯互通構築打通西南四省市:四川、重慶、貴州、廣西的貨運鐵路網絡,經水路直達新加坡的「南向通道」。狹義的「南向通道」,是指由四川到廣西沿海3 個出海港口:防城、欽州和北海的鐵路幹線。這條鐵路,其實一直都存在,並且在運行當中,但直到年前由新加坡向北京提出,才快速上馬、水到渠成,是有其歷史發展的過程。
在新中國建國初期,即遇上東西方冷戰年代,出於戰略安全的考慮,中國把相當部分的軍工重工都設置於交通相對於沿海較為不便的西南地區,這令到西南地區如西安、成都、重慶等地都有一定的工業基礎。而這個基礎,在改革開放到某一程度之後,就發展成為生產商業產品,例如電腦和其他電子消費品的基地。目前全球每生產3 部電腦,就有一部來自中國西南地區。而西南地區人力資源豐沛,也成為支撐西南地區發展成為生產基地的重要因素。而當西南地區生產能力大幅提升之後,對資源、零部件及成品的進出口都有龐大需求。而生產鏈亦對物流運輸的需求有所提升,所以「南向通道」是因應中國西南地區經濟貿易最新發展形勢而提出。
過去西南地區的進出口,主要是靠長江水路的內河航運,貨物運抵上海之後再配置輪船出口。水運特點是運費較為相宜,但由重慶到上海要走20 多天,而且受長江大壩運量限制。如果可以經鐵路南下廣西北部灣的幾個港口,運費高大約四成,但時間可以節省20 多天。如果貨運是以東南亞,例如新加坡為目的地或途經站,就更節省了由上海南下的一段運力。所以經廣西出海,對國際貿易中某些區域,是有相當大的優勢和吸引力。
三大突破點造就
「經廣西出海」,其實是在20 多年前就提出過的發展目標,但當年西南地區這個腹地的經濟還未起飛,對進出口需求不夠規模,而當年中南半島的局勢仍未平靜。廣西在前沿地帶,經濟發展的掣肘比較多,而且當年的鐵路是傳統的運輸系統,客貨合用軌道,既限制了運力,也無法發揮具競爭力的效率。但當西南地區經濟和生產都經歷數年高度發展之後,其餘兩個制約因素都有了突破發展。首先中南半島也全面推行改革開放,政治局勢不但友好平靜,這些國家的開放和發展,也增大了西南地區貿易和物流的需求。經貿往來發展,其實也成為地區和平的穩定劑。
另一突破點是國家的高鐵發展突飛猛進,高速鐵路的鋪設,可以讓客貨分流,舊有的鐵路可以讓予貨運,鐵路的運載力大幅提高。隨着西南地區高鐵網絡佈局完成,由重慶到北部灣的鐵路可以發展成為貨運,甚至貨櫃專列。由重慶直通南寧,再按貨物性質分別運往北部灣的3 個港口。「南向通道」的提出,正是西南地區經濟發展、中南半島局面穩定、高鐵發展提升了鐵路運載能力,三大突破點一時匯集而應運而生。
這條既有的鐵路,在硬件上固然需要予以一定的提升,例如適應貨櫃運輸的專列。而重點其實是在把整個鐵路的軟件系統提升整合,可以適應貨運運輸,南北連成一氣,這包括貨物貨櫃裝卸的配套、清關手續理順、港口處理順暢連接和保稅園區設立等等。一旦系統經理順,這就是一條高效無阻的貨運大動脈。
當這條基礎的貨運大動脈完成之後,其影響力就不止局限於原來的4 個省市,其他相鄰的省市甚至國家,都希望可以跟這條大動脈連接起來,發揮互聯互通之效。甘肅的蘭州就首先建成「蘭渝鐵路」,成為原有「南向通道」的伸延。此段一經打通,那就可以西進新疆,進而和中亞國家連接。一些本來並無出海連繫的省市和國家,對這條南向出海的鐵路無不興致勃勃,內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都表示要考慮設法駁上這條大動脈。資源可以出口,日用品可以運進來,所以這本來只是聯通四省市出海的「南向通道」,很快就會成為聯通四面八方的鐵路幹線,進而牽動一個全面改變的新佈局。
香港可與星洲競爭
新加坡提出和促成這條「南向通道」,顯示其敏銳的戰略眼光。但儘管計劃是由新加坡提出,但設施卻是大家共享。由北部灣出海,香港比新加坡近大半的路程。香港是既有的航運中心,往東南亞的貨源當然不如新加坡的地利,但地球是圓的,香港也有其區域優勢,再加上香港和廣西是在一國之內,要爭,不會爭不過新加坡,只怕是香港不去爭而已!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8年02月01日
原圖:大公網圖片
南向通道適得其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