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李慧琼/立法會議員
好爸爸黃富強上月因乙型肝炎引致急性肝衰竭,生命危在旦夕,需要換肝續命。雖然家人打算捐肝,但經檢查過後均不合適,幸好最後得到善心者大愛無私,捐肝遺愛人間,才令家人放下心頭大石。筆者祝願黃先生早日康復出院,一家團聚。
黃先生曾說獲得捐肝是一個奇迹。筆者十分認同,因為這類大團圓結局不是經常發生。單單在2016年,就有27位病人因未能等到器官捐贈而死亡,令人惋惜。
香港器官捐贈比率低
香港是全球最低器官捐贈比率地區之一。本港現在有逾千人輪候器官移植,但2016年,每百萬人中只有6.3人死後捐出器官,而遺體器官捐贈數目,近年更加持續減少,以致腎臟移植平均要輪候四年多;而肝臟移植則平均亦要等上三年半。所以仍有很多病人要在生死邊緣掙扎,靜待奇迹的出現。
最近,醫管局計劃提出「配對器官捐贈」計劃,讓兩個正輪候器官移植,但各自家屬不脗合的家庭交叉捐贈。這個計劃所針對的,是目前受贈者及捐贈家屬必須血型及基因脗合,才可進行移植手術,以至好像黃富強家人,雖然有心捐肝,但因為彼此不匹配而苦無辦法。
筆者歡迎任何可增加患者獲贈器官機會的方案,亦呼籲當局除了繼續加強教育及宣傳工作,亦需要多想辦法,推動市民觀念改變,為更多有需要器官捐贈的病者帶來佳音。
其中,面對市民生前登記器官捐贈名冊,但登記人去世後若家人反對,也無法捐出器官,當局可考慮與NGO合作,協助市民與家屬作出良好溝通,在職員的引導下討論其捐贈決定。
此外,根據統計處最新的主題住戶統計調查結果,有近半市民不支持家人可以推翻死者生前意願。所以,政府是否可以進一步研究,提供選項,使捐贈者的意願得以落實?當然,這些涉及移風易俗的工作,執行上的挑戰絕對不能輕視,不過當局的積極主動,肯定能令更多的奇迹出現。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8年1月18日
原圖:codr.gov.hk
移風易俗 爭取更多奇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