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與鞏俐,是我成長那個年代的一對傳奇,1986年《紅高粱》的驚艷,已是28年前的往事了,但不知是否戀舊心態作祟,對今日兩人再合作的電影《歸來》,仍滿有期待。期待,還因為《歸來》說的是文革故事,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
電影公司的官方簡介是這樣的:70 年代初,與家人音訊隔絕多年的勞改犯陸焉識,因思念心切,逃跑回家。他的行為令夢想成為芭蕾舞家的女兒承受巨大壓力,女兒千方百計阻止母親與父相見,結果使夫妻近在咫尺,卻相隔天涯。文革結束,陸焉識平反回家,卻發現家中一切物是人非——女兒放棄了芭蕾夢,成為一平凡女工,深愛的妻子也因患病不再認識眼前的他。深厚的感情、生活的變故,迫使陸焉識做出了對他來說最荒誕卻又最合理的人生選擇……
老實說,簡介沒多沒少,就是電影的全部內容,如果你以為這是個引子,你會失望,正如散場時聽到有個觀眾說: 「佢以前啲戲好睇好多,好豐富好多嘢,唔似呢部,冇嘢睇既……」
然而,不知怎的,在完全知道劇情、事態發展下,我還是邊看邊哭。
看網民評論, 有人說, 張藝謀「維穩」,片中的文革故事,完全沒有批鬥場面,那年代一頁頁打死、虐死、勞動死的悲歌,竟沒一個鏡頭去詮釋。
我認為這種看法也太低水平了,以血腥讓觀眾看得血脈沸騰容易,用淡淡哀愁也能讓人悲慟才最難。
張藝謀是念攝影出身,本來就是個電影攝影師,編劇不是他擅長,所以他選擇不賣峰迴路轉劇情,而用自己最熟悉的影像去觸動人心。電影中三個人物,代表着文革中的人性,背叛、懺悔、堅持、忠貞……但無論如何,一切都是治不癒的病、補不回的痛。一個鏡頭,一下動作,一個表情,勾起觀眾腦海中對文革排山倒海的記憶,觸動人處,原來不在眼前,在鏡頭背後。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4年6月20日
原圖:people.com.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