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難醫的「瘤」, 就是「樓」!早前運房局公布未來10 年住宅單位需求目標維持在46 萬個,及公私營供應維持在6:4,即惹來議員炮轟「零增長」。當房協公布大圍單幢居屋的管理費,沒會所卻高達每呎月付2.5 元以上,比一些私樓更貴,又惹來爭議。買樓難,年輕人怎上車?
政府苦無新招之際,私人發展商倒有跳出框框的新思維。日前,新世界大刀闊斧地推出「新世代首次置業計劃」,目標是25 至35 歲、從未置業人士,並可以與人聯名,鼓勵結婚置業。細看內容,似政府幫助年輕人上樓的優惠方案,包括低首期至7.5%;低前期供款,可採取漸進式供款,首10 年可以原來供款額70% 至90% 供樓;供款年期可長達40 年;提前還款不罰息。另外是,低置業雜費,因顧慮到年輕人無錢付首期,發展商更會代繳印花稅,最高為樓價的3.75%。為防炒賣,5 年內禁售禁租。此計劃須網上申請和審批的,真有點像社會福利政策,雖然住的是質素較高的私樓。
鄭志剛做事手法是「橫空出世」,步伐比政府更快,門檻更低,強調不是賣樓噱頭,是社會革新創舉。當然,樓價高企之際,是否要買樓,一定要看自己的負擔能力。
當社會大部分人都有自置居所時,社會自然會繁榮穩定下來。李光耀推行房屋政策,令新加坡享受半世紀榮景,香港人應有更多新思維,治好瘤╱樓的大難題。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7年12月22日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買樓難,年輕人怎上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