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前科技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雷鼎鳴
在演講中他花了一些時間論述香港的優勢,也許他是要鼓勵港人不要妄自菲薄。他舉了三個例子(講稿中只有兩個例子)以突出香港的優點:一是香港的物業管理很優秀;二是香港的港鐵,替北京營運地鐵的四號線及十三號線,水平很高;三是香港的醫療保障制度很值得內地參考。
我同意香港的物業管理不錯,內地近年進步神速,但與香港仍稍有差距,也許要待習近平提出的「廁所革命」也有大成時,內地的物業管理才會更升一個台階。至於地鐵,我一向認為港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只要在世界各城市領教過其他地方地鐵的低劣服務,便會知道港鐵的優秀。但若論香港對人民的重要性,我相信醫療制度更值得我們注意。
易綱讚賞香港的醫療制度並非沒有根據,港人壽命之長與日本是叮噹馬頭,且公共醫療費用廉宜,算是有些成績了。但香港醫療界保護主義嚴重,醫生數量根本不足以應付人口老化帶來的壓力,易綱在北京不會容易看到當中的問題,內地要學習香港是好事,希望不要把香港的缺點也搬了過去。話說回來,內地的醫療制度確有嚴重缺失,而它們又全都源於市場干預。
為甚麼內地社會地位遠不如香港或歐美等地?要知道,在內地高考中,要考入醫科的,分數遠比其他科目為低。為甚麼內地時有「醫鬧」事件?病人若出了問題,其家人往往會率領親友打醫生一頓。為甚麼醫院中送紅包普遍?病人若見醫生不肯收紅包,有時寧願要轉到別的醫院去,也不肯被廉潔的醫生治療。為甚麼內地醫院打點滴吊鹽水這麼普遍,以致內地人均打點滴的比例居於世界之冠?這些現象都有同一的解釋,便是政府認為醫療界應搞社會主義,不是市場經濟,人人都可付得起醫療費,所以把收費壓得低於成本。
收費過低,政府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醫生及醫護人員那有好日子?收費低會引致典型的市場失衡,醫療的需求大於服務供應商,病人牀位難求,手術無人做,給紅包是爭取早日有醫生提供治療的必要手段,否則便要排隊。若醫生怕人檢舉,不敢收紅包,那麼要求病人打不必要的點滴,便可合法地多收費用。不受紅包不替病人打點滴的醫生是虧本經營,病人那裏信得過?但紅包畢竟是犯法的,不能張揚,那麼醫生若收了紅包卻醫不好病人,後者也不能按正途投訴。帶隊打醫生作懲罰,便是唯一的制衡方法了,醫鬧自然頻繁。干預市場價格帶不來好處。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17年12月08日
原圖:xinhua
評論